小城故事 人生風景

文/吳芳枝 |2018.01.30
842觀看次
字級

文/吳芳枝

小時候,跟隨父親工作調動而常常搬家,兩三年搬一次家是常態,最短是半年。有一年,暑假才剛搬家,等寒假回家時,又搬到了另一個地方,簡直就像遊牧民族一樣,四海為家。也因此,搬家對母親來說已是駕輕就熟,不用幾天,全部家當就已捆綁妥當。

每次搬家,母親都會淘汰些舊家具或多餘物品,家當於是愈來愈精簡,一部小貨車都裝不滿,全家人坐在後車斗上,剛剛好。貨車上一輛爸爸的腳踏車,書桌、餐桌、縫衣機、五斗櫃、衣物棉被、廚房的鍋碗瓢盆……沒有床,因為我們都睡榻榻米。

以前警察局配有宿舍,媽媽和我是先鋒部隊,搬家前兩天會前去清掃,先了解環境,順便和鄰居打招呼。我喜歡搬家,希望有機會從鄉下搬到都市去,因此搬家代表希望與改變,是我童年的夢想之一。

有一年,我們從溪州鄉搬到員林鎮,宿舍在員林公園附近。一共有二十戶日式房舍(俗稱二十間仔,在育英路),南北巷兩排各十戶,都是獨立門戶,還多了一間廂房——我和妹妹終於擺脫通鋪了;後院還有一棵龍眼樹,結實纍纍好誘人,鄰居的孩子常不請自來一起摘龍眼。

戰後生活安定,媽媽們努力增產報國,每家至少都有五、六個孩子以上,多是同學或學弟妹,上下學時追逐嬉笑,很是熱鬧。學校過個馬路就是員林公園,裡面有球場、興賢書院、蓮花池、老榕樹和鞦韆。放學後,我常和同學到公園裡閒逛,列為三級古蹟的興賢書院,斑剝破舊又黑漆漆的,廳堂兩側還放置了七爺、八爺兩尊神像,嚇得我不敢靠近。

孩提時期,員林在我的世界裡已是個大城市了,比以前住過的地方繁榮許多,有公園、市場、醫院、書局、電影院、火車站,還有很多所學校。尤其第一市場超級大,像迷宮一樣,南北雜貨、布店、日常五金用品等,琳瑯滿目,一應俱全;市場附近的美食小吃更讓人垂涎,蚵仔煎、魷魚羹、大胖鵝肉……多年來始終念念不忘。不過,我還是最喜歡逛書店,雖然常常因為阮囊羞澀,只能站在書架前翻閱各種書籍雜誌,但員林火車站前中山書局的年輕老闆,總是寬待我們這些窮學生,讓人有股說不出的幸福感。

後來家裡又數次搬遷,溪湖、清水、石岡、東勢……繞了一大圈,在慘綠的十六、七歲年紀,把搬家當旅遊,Long Stay是生活的樂趣,淬鍊出豐富的人生。然後倏忽間,我們都長大了,回首來時路,細數每一個住過的地方,美好的回憶一幕幕湧現腦海。

之後父親退休了,回到員林安居養老,於是這成為我們最後的家,也是心中真正的歸屬。畢業後,我在員林就業、結婚,在淳樸恬靜的小鎮生活了二十多年。移居台中後,有空我們仍常常回來,然而,很多地方已尋不到過去的足跡,記憶已經模糊了,許多珍貴的東西也消逝了。

員林國小早已遷校,舊址成了繁榮的高樓聚落;一落落竹林圍籬的磚瓦三合院已然灰飛湮滅,成了嶄新高聳的住宅群;馬路拓寬了,鐵路高架化,通行更為便利,但每天出入的靜修路上,平交道的「噹!噹!噹!」也因此畫下了休止符;再踏入煥然一新的員林公園,過去的景物早已不復存,古色古香的興賢書院也展現出新的樣貌……時代不停地改變,也讓人們看見蛻變後的多元風貌。

坐在疾駛的高鐵列車上,每一扇窗景,都能看到社會的脈動和活力。一個小城,幾條老街,一分摯愛,小城的故事永遠說不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