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孫立群 台北市立大學 副教授
台大在去年十二月五日晚,依程序順利遴選出管中閔教授擔任下一屆校長。眼見二月一日學期即將開始,教育部卻完全漠視大學法所揭示的大學自治精神,配合綠營遲遲不展開後續聘任程序,綠營也充分利用其台大校內支持者、立法院、監察院、附隨組織、企業界厚顏商賈,發動一波波地潑糞行為,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壓在管中閔教授頭上,目的無他,就是不讓「顏色」不對的管中閔教授當台大校長。
潑糞之一,由台大校內支持者首先發難,投書指管教授未揭露其台灣大哥大獨董的身分,而遴選委員中又有台哥大的副董事長,質疑程序瑕疵及未能利益迴避。然而,遍查遴選相關規定,未發現管教授有違反揭示資訊的相關規定外,也未見遴選委員有違反利益迴避的規範。當然,骯髒政客不會就此罷休。監察院、立法院很有效率的動了起來,展開第二波的潑糞行為。監察院跳進來攪和是一定要的,但主角的大戲是在立法院上演。民進黨與其附隨組織,利用審查高教預算的同時,提出主決議提案,壓迫教育部在「釐清疑義」前不得進行後續聘任作業。其實民進黨及其附隨組織大可不必多此一舉,因為距離二月一日學期開始前的八天,教育部根本就沒有根據台大遴選校長的結果來聘任管教授。
獨董一事,台大和台哥大有簽約,所以台大知道;台哥大是上市公司,獨董的聘任必須對外公告,所以是公開資訊;二十一位遴選委員中,有教育部指派包括姚次長在內的三位,自始至終沒有提過異議,所以當選擇在遴選結果出爐、審高教預算時開始潑糞,筆者不禁想問:「你有事嗎?」至於台哥大副董事長擔任遴選委員是否有違利益迴避一事,既然沒有違反任何相關規定,為什麼還有疑義?再說,遴選委員中有台大前校長,候選人有五位台大教授;遴選委員中有中研院院長,而候選人中有三位中研院院士,怎麼沒有人質疑利益迴避呢?不禁要再問一次:「你有事嗎?」
潑糞之三,民進黨立委質疑管教授抄襲暨南大學張姓EMBA學生論文一事,事後不但很快被證明是烏龍一場,台大的學術倫理委員會也認定不成案。目前的發展,反而該立委被質疑文章抄襲。至於潑糞之四,厚顏商賈及民進黨柯姓委員勸退管教授一事,大概只能用流行的兩個字「幹話」來描述了吧!
雖然台大日前已回覆教育部:「本校校長遴選過程均依教育部核備法令辦理,殆無疑義。」但截至筆者為文止,仍未見教育部有聘任管教授擔任台大校長的跡象。後續如有持續潑糞、刁難之事,以目前執政黨行事風格,完全不需意外。
台大校長遴選事件,影響深遠,不可以個案視之。大學自治為大學法第一條所明訂事項,公立大學因接受政府部門監督及大量經費補助,與政府的關係自然密不可分。政府部門在大學自治的原則下,政治的髒手不應伸入校園。未來仍有許多公立大學會有校長遴選(政治大學正進行中),如果政治髒手伸入校園成了常態,對台灣高教的發展將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為了台灣的高教正常發展,對於台大校長遴選一事,管教授一定要挺住,台大更不可退讓,社會上維護大學自治的正面能量也絕對不應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