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觀人之道 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8.01.28 語音朗讀 99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妙凡法師 慧屏法師 吳欽杉居士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如何超越自己的分別心、觀人自在?在佛光山藏經樓法寶堂舉行的福慧家園共修會,元月二十一日講座主題「觀人、用人、管人─談觀人之道」,禮請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吳欽杉與理事郭銘群與談,藉由學佛與行佛體驗,分享觀人之道與做人處事的妙方。 妙凡法師表示,如何觀人、用人、與人相處,一直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人與人之間,要了解對方的個性與喜好,相處才不會有問題,眾生皆有佛性,修行要能改進與改變,學習認錯、力行三好、四給、拜佛與懺悔,有覺悟才會反省自己,以慈悲、平等的心來看待所有因緣,方能超越自己。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妙凡法師教導大家,遇到逆境,應對的行為、語言與態度很重要,若能以慈悲、忍耐與平等的心來祝福此因緣,一切就會過去。此外,在身、口、意上要謹守分寸,不多話、不傳是非,心中有主見、有價值觀、有信仰,才能安住於佛道、讓三業清淨。 如何觀人?慧屏法師提到,自己看人時,會重視此人對待每個人是否平等?對事是否能接受事情的變化?對物會不會珍惜?並說明大家都想當好人,當身邊遇到一般人都不願意扮演的壞人時,除了轉念之外,更要感謝他示現各種因緣,讓我們能藉境練心、讓生命增添色彩。慧屏法師也期許大家,面對所有人,要知而不著;面對境界,要能反觀自心,內心要有力量去扭轉。 吳欽杉分享,星雲大師曾將團體中常見到的幾種人,分為幾種面向,例如:沒有主見的人,容易隨波逐流;立場不穩的人,唯利是圖;思想偏激的人,沒有公平與正直的性格;行事武斷的人,不能接納別人的意見;沉默寡言的人,不喜歡表達意見;智慧圓融的人,事理兼顧,處事圓融,也是在任何團體中,最受人歡迎的。 學佛後,以智慧圓融為努力目標的吳欽杉,勉勵大家在團體中要多用欣賞別人的優點,用正面的角度來看事情,以服務的心態來看到大家的需要,凡事考慮團體的利益,將人間佛教「常住第一,自己第二」的善美觀念融入生活。 郭銘群提到自己觀人之道,即是誠信與守時。星雲大師教導,善於觀人,才有知人之明,也是用人的先決條件,例如:敦厚之人可託大事、謹慎之人可成大功、勤奮之人可創事業、忍辱之人可致祥和。人生有八苦,藉由萬種人、萬種事、萬種因緣來考驗自己是否有修行,也是成長的關鍵。 「給人歡喜,自己就會得到歡喜。」郭銘群分享,學佛讓自己觀念改變,懂因緣就能了解,每一個逆境都是必修的功課,只要心存善念、力行三好與四給,磁場就會改變,懺悔業障,也可以改變因緣,是人生很大的助力。感謝有因緣跟隨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奉行星雲大師的教導:要時時往好處想,做個給人接受的人,對自己的生活、事業與道業,都有很大的幫助。 前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 法用 下一篇文章 《人間萬事》 做最好的自己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普門寺送臘八粥 廣結法緣分組論壇 培訓與 人才培養 有系統養成人才無私無我的回向如法如儀佛光人菩提心的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