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無我的回向 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4.06.29 語音朗讀 104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德金居士 蕭碧涼師姑 永融法師 妙蓮法師 福慧家園上周的共修主題「怎樣做個佛光人」,由金光明寺住持妙蓮法師主持,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融法師、慈善院執行長蕭碧涼與北區協會區會長李德全為與談人,分享學佛、行佛的經驗與感動,與大家共勉。 妙蓮法師談到,曾有人問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什麼?大師說:「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星雲大師的心中只有「無」與「給」,因為有「無」,才能讓佛光普照三千界;因為有「給」,才能讓法水常流五大洲。大師將所有成就歸於佛恩與眾生的發心,這種無私、無我與報恩的廣大心量,不但為佛光人樹立典範,也奠立了良好的處事原則。 每天到佛館都充滿感動的永融法師說明,佛陀紀念館的建館因緣是民國八十七年,星雲大師至印度傳戒,當時西藏表示要贈送佛牙舍利給佛光山,大師盼能建館供奉。 星雲大師期許「佛陀紀念館」不只是讓佛教徒來禮拜,更要讓沒有學佛的人,能對佛教與佛陀有所認識,並以「寶特瓶」為例、指導設計藍圖,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佛牙舍利的恭敬。為了圓滿信徒期待,星雲大師在佛館興建期間,每天多次巡視,連生病都不忘關心,令人感動。 發心無價 有人問佛陀紀念館花了多少錢興建的?永融法師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說,佛館是千家寺院、百萬信眾建館,大眾的發心無價,所以是無價之寶。佛陀紀念館擔任接引大眾的門戶,佛光大佛所比的手勢代表「吉祥」,除了感謝大家護持之外,也象徵著讓信仰永遠傳承。 「學佛不要您牽掛,只要我學佛!只要我學佛!」蕭碧涼以〈哥哥爸爸真偉大〉的曲調,帶領大家唱出對佛陀的崇敬與願心,在分享學佛因緣時談到,年輕時因鄰居邀約來佛光山、開啟日後的學佛因緣,星雲大師因人、因地來成就我們,最大的成就,就是給我們佛法。 蕭碧涼以「八八風災」與「大慈育幼院」為例,說明星雲大師用佛法來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用文化與教育來落實慈善工作,即是最佳印證,並勉勵大家要「非佛不做」,用佛法來滋養自己、照顧家人,將「五和」落實於生活中。 傳承信仰 因聞法而接觸佛教的李德全表示,攝受星雲大師的慈悲後,開始親近道場,在擔任「會長」期間,更接引家人親近善法,共同協助會務、傳承信仰。李德全談到,星雲大師創立佛光會,給予許多學習舞台,不但給人幸福與歡喜,更讓大家在服務別人中認識自己。 「學佛要將慈悲、智慧、熱心與服務的精神,留給子女。」李德全分享,當義工不但能擴大自己,也學到很多東西,有因緣能在佛光會服務與學習,願生生世世不離佛法,與大眾共結法緣。 「人生因佛法而尊貴,佛法如果沒有受用,不會留在心中。」妙蓮法師以舉辦「水陸法會」大眾集體創作的感動為例,期許大家要以感恩心,將佛法的受用代代相傳,共同為弘揚人間佛教而努力。 前一篇文章 福慧心得 愛上佛學課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普門寺送臘八粥 廣結法緣分組論壇 培訓與 人才培養 有系統養成人才談觀人之道如法如儀佛光人菩提心的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