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彭博社評,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對進口太陽能板及洗衣機分別課徵新關稅,兩項措施皆屬錯誤判斷。
課徵新稅,勢必將使美國國內售價上漲,威脅就業,引發外國報復,阻礙清潔能源發展,這些都對美國不利,但這些還算是最輕的傷害;最糟糕的,則是可能將美國貿易政策引入一條危險的新方向。
美國太陽能板製造業的產值約一年二百八十億美元。政府為了保護這些業者,不惜賠上太陽能板安裝及銷售業。據業界預估,加徵新稅將使美國損失二萬三千個就業機會,並阻擋鉅額的綠能投資計畫。
再者,這項措施無疑將削弱太陽能對碳基燃料(煤與油氣)的競爭力。美國靠著廉價的進口光板,才能使太陽能成為美國最大的新電力來源,也使太陽能產業就業人數增幅是全美國的十七倍。削弱太陽能業雖是川普的能源政見,但無論從戰略或經濟面考量都毫無道理。至於洗衣機新稅,對就業的影響並不清楚,因為南韓等競爭廠商原本就計畫在美國擴大生產。但對美國消費者卻絕對不利,必須花更多錢來買洗衣機。
最糟糕的,則是這些新措施可能只是美國貿易政策重大轉變的開端。就算這並非美國政府的初衷,但也會鼓勵美國其他製造業者紛紛要求貿易保護措施。
採取這類措施幾乎必然會傷害消費者,損及經濟成長,並遭致外國報復,但對受益者並沒有多大幫助。美國以往的決策者都了解這些道理,並共同建立WTO來解決貿易爭議,同時促進貿易、就業、及提升生活水準。依據WTO紀錄,以往所有與美國相關的爭議案中,美國八成六都勝訴。
川普不此之圖,反而傷害原本對美國有利的WTO體制。最大的輸家將是美國的勞工及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