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台灣首顆自主發展光學遙測衛星福衛五號,搭載由中央大學自製研發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太空魔方),可有效觀測到地震發生前電離層濃度的異常增減變化,伊拉克去年十一月十二日發生芮式規模七點三地震的前九天,發現該地上空的電離層異常增加。
中央大學太空所講座教授劉正彥指出,過去福衛一號、三號也曾在大陸汶川地震、日本三一一地震前夕,發現電離層異常情況,但過去需要二至三個月才能合成一張全球電離層電漿參數分布圖,福衛五號可在一天內下載資料、兩天合成一張,效率和準確度都大大提升,有助於太空天氣與電離層地震前兆研究的重要觀測指標。
劉正彥解釋,板塊擠壓會造成電荷分離,釋放出電場,大氣中的電離層會明顯異常。一般來說,地震前兆通常在地震前五到十天內會發生。
劉正彥則表示,目前所知,包括地震規模、深度,都會影響離子濃度,但平移斷層所造成地震則因擠壓較少,較不容易偵測。而先進電離層探測儀目前只限於資料收集和統計,後續要如何達到地震預報,仍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不過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代理主任陳國昌認為,電離層異常不是大地震發生的必要條件,監測到電離層異常,不一定會發生地震,更無法推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和精確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