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竹如(台北市/自由業)
嘉義市八十五歲中油退休員工黃崧嶽與妻結婚近一甲子,去年妻子過世後,他整理遺物時,發現妻子珍藏岳母所送百年清朝刺繡品,為妥善保存並供人欣賞,捐給朴子市公所放置於刺繡文化館典藏。
經公所邀請收藏家陳席卿教授鑑定,刺繡品包括綴飾二對、帳勾一對、拂塵二組、瓷盤及一幅精品刺繡畫,色彩艷麗,構圖紋案多,都是望族家中吉祥生活飾品。
妻子的壓箱寶,對黃崧嶽而言,意義非凡,價值應不菲,他割捨個人及後代珍愛,捐贈給文化館典藏,分享社會大眾,義舉可嘉。
收藏具有歷史性的古物,當屬個人自由,但與其由少數人或家族保存及觀賞,可能因家屬更迭、搬遷或其他事故,而遺失或販售成為市場商品,不如大方捐贈給公家或公益團體的文物館,讓更多同好見證先人的精巧手藝,讓愛繼續流傳下去,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