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科技(edtech)將是今年的教學趨勢!除了去年超夯的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會持續影響今年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的「調適性學習」也會透過人工智慧(AI)持續演進,而行之有年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則跨界融入美感藝術(Art),進化為STEAM。
教育科技分為線上學習和教育科技化,隨著科技整合並改變人類生活和全球運作,教育也必須與時俱進。美國新媒體聯盟與美國學習創新協會每年發布指標性的《地平線報告》,該報告以科技前瞻概念為出發點,關注新科技發展對中小學教育、博物館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教學與學習等影響,成為教師從眾多教育科技中精挑選材的重要參考指標。
去年教育產業經歷許多顯著改變,虛擬實境讓教師利用虛擬影像環境融入歷史及化學課程,讓過往史實和抽象化學分子,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另一方面,擴增實境透過科技增強現實,讓師生得以透過數位輔助學習、互動。除了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其他的圖像科技也讓學習變得更靈活。
由於學生的程度不同,教師選材不易,因材施教的「調適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可根據學生的學習速度、興趣和問題領域,透過機器客製化學習內容,結合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辨識科技製成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除了可用於輔助會話教學,更可廣泛運用於學生自我輔導。
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盛行美國教育界多年,如今更夯的是結合藝術(Art)的「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讓學生不僅具備知識及邏輯概念,也擁有美感。
許多教育推動時過度強調單一領域的知識傳遞,如著重數學或科學等「技術」主題,或者注重閱讀和語言的「博雅教育」課程。但無論是哪種主題課程,也不論學生是否具備藝術天分,在STEM教育中加入藝術創造絕對沒有壞處,未來幾年,STEAM模組將持續在教育界發展。
此外,今年在教育科技領域最令人期待的是,培養學生進入職場所需具備的技能,如果教育科技產業可以從銷售實體產品,轉向教師提供服務,如內容或課堂點子等,協助教師跳脫枯燥乏味的傳統教科書,變得更好玩且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