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四歲勛弟患頑固性癲癇,病發時會不自主向上甩手,一天「抽筋」三十次,常打翻桌上菜湯。去年六月,台北榮總放微小電極於他的腦部找出病灶,再用熱凝細針燒毀放電點,新式微創手術「高頻熱凝毀損手術」讓勛弟隔天就可回家,術後至今未再發作。
台北榮總神經外科醫師李政家指出,癲癇分有一般性癲癇及頑固性癲癇,前者吃藥就可控制不發作,後者則是吃二種以上藥物仍無法制住,就有必要手術。
但「開腦袋」對醫病都是壓力,有病人寧可吃藥也不願手術。以往「高頻熱凝毀損手術」過去用來治療巴金森氏症,二○一三年立體定向腦電波興起,可在二周內搜尋到深處病灶。最後再於頭部開零點三公分小孔,精準灼毀病灶。
不過,雖然新式微創手術有健保,但立體定向腦電波需要的電極器材需要自費,一支約需一萬五千元。且新式微創手術適應症仍以一公分以內的小病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