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文忠
清代有一個名醫叫葉天士。有一次,一位上京應考的舉人請他看病。葉天士問他:「你怎麼了?」舉人說:「我每天都口渴,會不停地想喝水,很長時間了。」葉天士檢查完說:「你內熱太重,得了消渴症,不出百天必不可救。再過一百天就完了,我也治不好你,你就別去考試了。」
但舉人堅持赴考,路途中他碰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也懂醫術,一看就知道他得了消渴症,老和尚跟他說:「你每天就吃梨,口渴了你吃梨,餓了你也吃梨,堅持吃一百天。」
舉人吃了一百天梨後,果然一路平安無事,而且一下考中了進士。他回來時碰到葉天士,葉天士覺得很驚訝,舉人就把自己的奇遇告訴他。
葉天士一聽,就把自己打扮成乞丐,改名為張小三,跑到廟裡要拜老和尚為師。他每天起早摸黑,為這個老和尚挑水砍柴。
老和尚一看這個小伙子很勤奮,很喜歡他,每當有人來找他看病的時候都帶著張小三。葉天士在那待了三年,把老和尚的醫術都學到手了。某天老和尚說:「張小三,你跟了我三年,現在可以回去了。憑你現在的醫術,你已經超過江南的葉天士了。」葉天士一聽,立即下跪拜師說:「大師,我就是葉天士。」
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是很重要的,我們往往較容易看到自己的長處,不容易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更難虛心承認別人比自己強。但只有意識到自己有所欠缺,才會虛心地學習,才能進步。
【原文】天士曰:「我知之矣。先生請行,我將停業以請益。」遂摘牌散徒,更姓名,衣佣保服,輕舟往投老僧,求役門牆,以習醫術。
(引自《客窗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