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少農民雖然有實際耕作,但因沒有土地,不符農保資格。農委會宣布,將首先針對農委會認定的百大青農、各地青年農民聯誼會成員、通過四章一Q或友善環境認證的農民,首先解決納保問題,初估將有三萬農民可以納保,最快農曆年後上路。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為避免「假農民、真投保」,除了四種對象之外,還要符合六十五歲以下,並且滿足全年收入超過二十五萬元、生產成本超過十五萬元、或者認定作物面積達到農糧署所認定的一定規模才能申請,像是水稻要兩公頃、雜糧一點三公頃、茶零點六公頃等,符合的農民可以跟各改良場登記,每年都要申請審查一次。
由於三萬餘中可能有人已納入勞保,農委會還在跟勞保局比對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