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原生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古代希臘人曾把橄欖樹視為勇敢、智慧和勝利的象徵,至今橄欖樹的金色小花,被視為希臘的「國花」。地中海沿岸各國的青年結婚時,必須要種上七十棵橄欖樹,稱為「夫妻橄欖樹」。西元前七六六年,希臘始創奧利匹亞競技會,頒給優勝者的獎品,就是用橄欖枝編成的大花環;今天飄揚在紐約聯合國大廈的旗幟上,圖案便是一枝翠綠橄欖枝襯托著整個地球。
橄欖通過「絲綢之路」,約在八世紀引入我國。其時中國也有一種橄欖,原產海南
島,又叫青果。三國時被孫吳定為「歲貢」,以後歷朝亦如此。
中國橄欖,似果非果,因為既不能生食也不能熟食,只能半生半熟的吃。它的果肉脆又硬,水分非常少,吃到嘴裡有苦、澀、酸、鹹的味道,果肉含有一種特殊的液汁,只能採用溫水浸泡後,去皮蘸糖吃,或加工成蜜餞,食之滿口生津,令人回味雋永。
橄欖的營養價值很高,在中藥的功效上,具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開胃降氣、除煩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