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自力
農村老家有一婆婆,年近九十歲了,還精神矍鑠得很。老婆婆無兒無女,日子儘管過得平平淡淡,但她性格豁達,倒也自在快樂。
我每次回老家,必定去看看那位老婆婆,跟她講講話,聊聊天。老婆婆或許是經歷了太多,顯得有些超然物外,我每次去聽她的嘮叨,都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老婆婆信佛,在我印象裡就沒見她吃過葷食。年紀一大把了,還自己種菜,自己撿柴燒飯。房前點幾顆豆,屋後撒幾粒瓜,再養一群成天歡叫的雞鴨,一個農家小院倒也生機勃勃。屋裡的家具雖舊,但也抹洗得乾乾淨淨,一把有些年頭的蒲扇被縫過多次。
老婆婆一生節儉,卻生性善良。記得小的時候我們常去她家玩,一是對老婆婆的小腳好奇,一個大人的腳怎麼能那麼小;二是每次去總能吃到點什麼,有時是紅薯片,有時是幾顆熟花生,這些看起來尋常的零食,在當時足以讓我們垂涎三尺了。
今年國慶假期,我從普陀山旅遊回來,就迫不及待地給老婆婆講了見聞和感受。老婆婆問我:「那個什麼山,大不大?高不高?」
「普陀山可是佛教聖地呢,面積很大,朝拜的人很多,寺廟也很多。」我把知道的都講給老婆婆聽,愈說愈興奮,「尤其南海觀音菩薩是一道很特別的人文景觀,您知道那尊觀音菩薩多大多高嗎?」
老婆婆淡淡地問:「多高啊?」
「三米呢。」
「哦。」
「相當於十一層的樓房那麼高哦!」我怕老婆婆沒數字概念,還給了一個類比。
「那是好高哦。」老婆婆笑著說。
「哎,您老人家信佛,如果能親眼看看多好,可惜了。」我不禁替老婆婆惋惜起來。一個一生信佛的人,如果能到佛教聖地去朝拜一下,該多好啊!
沒想到,老婆婆還是淡淡地說:「我都這麼一把年紀了,活一天,賺一天。不知道的東西,有什麼可惜啊。」
老婆婆禪語一般的話,讓我為之一震,轉而醒悟,是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還值得去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