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成榮
我愛回娘家,每到節假日總會提前收拾好,帶著孩子迫不及待坐車往娘家趕,那種歸心似箭的心情好像離家千里的遊子,而實際上我離娘家不過區區一百里路。
但隨著回娘家的次數愈來愈多,我突然怕回娘家了。我怕回娘的理由是父母對我太好,讓我不忍心去打擾兩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我和孩子不管什麼時候回家,只要父母知道我們要回去,總會一直等著,不管多晚。我坐客車容易暈車,然而坐火車回去,到站都已是晚上九點半,再走半個小時到父母家就十點多了,和他們說會兒話,也就半夜了。看他們不停地打著呵欠,還硬撐著和我聊天,心裡非常不忍。
後來,我盡量坐客車回家,到家時往往暈得頭重腳輕,難受得不想說話。父母非常心疼,對我說:「以後別來回折騰了,來一次這樣受罪,也住不了幾天,犯不上。」
雖然他們這麼說,但卻掩飾不了眼裡的那分開心,每次總忙著把家裡所有好吃的都拿出來,像招待一位貴賓。
回娘家時,父母問我的第一句話往往是:「這次回來能多住幾天嗎?」他們希望我能多待幾天,也會提前給我準備好帶回去的東西,比如菜園裡的菜。他們認為,市場的菜沒有自己家種的健康,所以只要園子裡有菜,都會給我帶一些。如果得知我只住一宿,他們就會顯得失望,不聲不響地去菜園子裡給我摘菜去了。
父母搬進樓房後,到菜園要走半個多小時,有時,他們會在頭天下午把菜摘回來,有時會在凌晨四點多去菜園現摘。看著兩位老人為我忙碌,心裡實在不安。
沒有新鮮菜時,他們就會要我帶點饅頭包子,如果不拿,兩位老人就會不高興。所以為了讓父母開心,他們給什麼我就拿什麼。孩子總說我是鬼子進村,父母笑得滿臉開花,我心裡則是五味雜陳。
最難過的,還是父母送我的那一刻。母親身體不好,我只讓她送到門口,她總看著我們不停地揮著手臂,依依不捨,看風吹亂她花白的頭髮,我不由得鼻子發酸想哭。父親則會一直送到火車站,看著我們上車,問孩子:「這回走了,啥時還回來?提前和姥爺說,姥爺來接你們。」語氣充滿不捨又滿懷期待。
父母的年紀大了,對兒女的依戀愈來愈深。每當我回家時,總會聽到他們說:「我們年紀愈來愈大,見你們的時間愈來愈少了……」聽他們說這些辛酸無奈的話,我心裡像針扎似的。
真希望父母永遠不要離開,讓我永遠有個娘家。可我回娘家讓父母那樣忙碌麻煩,又有些不忍。我不忍心看他們為我忙碌的身影,不忍心看他們在我離開時失落黯淡的眼神,那讓我傷感,讓我留戀,也讓我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