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迎秋
一日,我去看同住在一個城市、剛生了第二胎的表妹。才坐下沒多久,她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姨丈來了,他手裡提著兩條魚,羞赧地說:「早上看到路邊賣魚,就給你買了兩條送過來。」
姨丈不說話,抱著老大一會,把臥室裡扔的尿布拿到衛生間,又把屋子裡的窗檯、桌子全擦了一輪,地也拖了一遍,看了看襁褓中的老二,說:「那我走了啊。」
表妹說:「那你慢點。」
整個過程只有十分鐘左右。
我說:「姨丈,你一大早騎電動車到車站再轉公車來,只為了送兩條魚?你直接發紅包不就好了?」
姨丈低頭一笑:「我這不是還能看看大寶和小寶嗎?」
我說:「手機不是可以視訊嗎?想什麼時候看都可以。」
姨丈搓搓手:「那不是抱不著大寶嗎?」
姨丈走了以後,表妹說:「你可別說視訊了,接通半天,我爸除了讓大寶叫外公,啥話都沒有。」
我明明感覺有些尷尬,表妹卻一臉幸福:「你知道嗎?姐,我和我爸從小就是這麼溝通的,可能長這麼大也沒有說過多少話。到縣裡上初中時,在學校住,他每周二、周四都會去城裡辦事,他就在學校外邊站十分鐘。一開始我不知道他這麼做,後來我知道了,就站在他能看見我的地方,快上課時朝他一笑,他就會心滿意足地走開。」
我驚訝地說:「那你為什麼不走到跟前去跟他說會話?」
表妹抿嘴一笑:「你以為我不想?我一走過去,他都嚇得趕緊走了。我想,還不如讓他靜靜地看著我呢。」
我鬆了口氣:「原來如此啊,看來,我姨丈是把這十分鐘當成習慣了啊。」
表妹莞爾一笑:「可不是。後來我上大學,他連夜搭火車來,給我帶些好吃的,他怕累著我,就幫忙拿到宿舍。從門崗到宿舍的距離正好十分鐘,你說奇怪不奇怪?到了宿舍,他扭頭就走。一路上,我倆幾乎沒說話,我爸就說了一句:錢不夠了給我打電話。」
我的眼睛突然有點溼潤了。可能每個父親表達愛的方式都不一樣,或熱情洋溢,或溫柔慈愛,或許是「恨鐵不成鋼」的嚴肅,甚至可能是「不打不罵不成材」的凶狠,也或者是姨丈這樣近乎沉默的「十分鐘的愛」。
但是,請相信,無論哪一種愛,都是父親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所給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