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過去日本難以想像的「人才外流」問題,如今已真實上演,尤其是日本向來自傲的電子業。日本電子業近年來縮減員額以提升全球競爭力,卻導致人才外流,大量的日本工程師和工業專才正輸往台灣、南韓和中國大陸,在一些想要利用日本科技專業的公司工作。
延攬日本專業人才,台灣起步最早,近年至少有二千五百名日籍專業人員到台灣工作。例如,半導體工程師小林平治,原任職於日本三菱電子公司,幾年前公司把晶片業務分割出去,失業後由於在日本工作不好找,他轉往台灣半導體業發展,卻成為搶手貨,並開創個人職場生涯的高峰,原本擔任生產線設計的主管工作,現已晉升管理高層,分到股票選擇權,而這在日本很罕見。小林說:「比起在日本,我的專業在這裡搶手得多。」
最近,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也開始大量雇用日本人,以取得他們的專業知識。此趨勢已引起日本國內注意,日本政府擔心科技人才流向亞洲的競爭對手,一些日本企業也抱怨找不到優秀的工程師。
從日本人才外流可以看出,日本近十年職場競爭激烈、企業緊縮和終身受雇保障告終所造成的改變非常大,也顯示日本長期封閉的經濟體終於和鄰國結合。
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日本最大貿易夥伴後,許多日本人如今認為,他們國家和個人的前途都和亞洲經濟體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