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振忠(資深媒體人)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十一月二十三日獨站立法院發言,用長達兩小時的演說阻撓行政院版勞基法修正案付委,暫時擋下,一戰成名。勞基法的命運,最終還是會在蔡賴政府的意志下強行通過,但作為反對黨,這樣的議事攻防,可能連剛好都說不上,只能說意思到了而已。
勞基法「修惡」,是勞工團體對於民進黨立場反覆的定調,也是蔡英文總統嘉言錄「勞工是我心中最軟的一塊肉」的最大反諷。所謂勞動基準法,就是在於保障勞工最基本權益,但民進黨上台後先取消勞工七天國定假期,再配合窒礙難行、說不清楚的一例一休,搞得勞資兩怨,賴清德院長上台後又傾向資方修法,被勞團批為「愈修愈惡」。
先由時代力量徐永明發起的強占發言台武鬥,再配以國民黨蔣萬安冗長發言的文鬥,讓原本已經制衡力量不對稱的國會,稍稍有點看頭。民進黨最後「整碗捧去」是必然宿命,若在野黨在過程中還持續束手就擒,那絕對是人民的悲哀。
蔣萬安的冗長發言其實是國會常用的抗爭手段,英文是filibuster,台灣有人譯為「費力把事拖」,也有人譯為「廢吏百事拖」,香港則稱為「拉布」,這在民主國家的國會裡,是常見的合法拖延議事手段。例如美國早年的前參議員瑟蒙德和伯德,就分別創下連講二十四小時和十四小時零十三分鐘的紀錄,以阻擋兩個民權法案。
英國、南韓、香港也會偶見這種例子,這就是民主最基本原則,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只是有趣的是,實在講不出東西了,有議員拿聖經、莎翁名作、美國憲法,甚至食譜來念。
問題是,這最終還是一場無效的抵抗,民進黨把燈一關、或用人數優勢還是把法案付委,在野黨一樣只能徒呼負負。不過,若不是徐永明、蔣萬安這種螳臂擋車的抵抗,恐怕也看不到民進黨立委邱議瑩批評場外抗議勞工是「放錄音帶」,用菊花指羞辱國民黨立委陳宜民等惡質霸凌行徑。
勞基法整個修法過程,最大的意義可能在於終於讓老百姓看清三件事:一、用文青語法包裝的美麗政見,終究包不住資方的微火,一燒就破。二、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過去罵多數暴力之人,一旦成了多數一樣享受暴力。三、所謂轉型正義,只有符合我意,才算正義,從蔡政府對待台灣原住民、勞工陳抗的態度,每天掛在嘴邊的正義可以瞬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