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寶寶效應 你的記憶騙了你

 |2017.12.08
240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在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中,主角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進入別人的夢境改變記憶。看似不合理的電影情節,其實,在學界中早已證實,只要利用特定的方式,可以改變人類的記憶,例如「兔寶寶效應」;當你與家人一起回憶三、五年前快樂出遊的場景,卻發現自己記憶中的情節似乎與其他人不太一樣,別擔心是失智症上身,而是你腦中的偽記憶騙了你。

紀錄片《你的記憶騙了你》(Tricky Memory)之中,解析偽記憶研究與發展。記憶塑造了我們,但是,這些經過「編輯」過後的回憶,可能離真實情況愈來愈遠,卻讓人感覺很「真實」。

土魯斯大學的研究員帕斯卡.盧雷提出「馬賽漁夫症」,解釋人類回想、提取記憶,同時也重新塑造回憶的現象。另外,一九七四年,爾灣加州大學的伊麗莎白.洛塔斯教授開啟了記憶善變本質的研究,並提出「所有記憶都是可疑的」。

伊麗莎白.洛塔斯在回憶實驗中發現一種「兔寶寶效應」,對曾去過迪士尼樂園的受測者,讓他們接觸一些偽造的資訊,例如將華納兄弟世界影城的兔寶寶,印在迪士尼樂園的廣告單上,就能讓他們「記起」根本沒發生過的事;像是自己曾在迪士尼樂園跟華納兄弟的兔寶寶一起玩。研究指出,「回憶」與「想像」時,大腦活動區域的重疊性很高,腦成像也很近似。

對於記憶的研究,可以延伸到失智症治療上,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日籍諾貝爾獎得主利根川進(Susumu Tonegawa),透過操控特定的神經細胞,令阿茲海默症的老鼠找回失去記憶,備受學界關注。

日本谷本拓教授的研究,則是利用果蠅做T型管迷宮實驗,他訓練果蠅記得電擊的氣味,然後辨識出那些神經元讓果蠅感知到電擊,並透過操控基因觸發那些神經元,營造果蠅聞到該氣味產生電擊的幻象,證明「記憶能經由篡改神經元而被創造」。

偽記憶研究似乎讓人連自己也信不過,卻為探索和戰勝大腦的缺點,開啟了全新視野。記憶可塑性的科學發現,更讓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阿茲海默症等治療出現一線生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