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捐薪 和庶民一起做功德

吳一忠(嘉義縣/南華大學碩士) |2017.12.04
727觀看次
字級

行政院長賴清德一番「功德說」,引起不少爭議,更令勞工跳腳,一夕間「功德」二字瞬間翻紅。

做功德並不難,重要的是有那份心,行布施必須「三輪體空」,亦即對施者、受施之人、所施之物都不執著;但功不唐捐,絕對會有功德。問題是,高官們坐領高薪,自身慳吝小氣,一毛不拔,基層勞工薪資微薄,卻一味叫他們做功德,這是什麼道理?

對照菜販陳樹菊無私奉獻,榮獲麥格塞塞獎;莊朱玉女阿嬤,愛心自助餐價錢十元賣二十年;榮民尹甸甲捐款七百萬元行善;洪中海榮登亞洲行善英雄榜,試問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可曾散盡家產做功德?

政府執政一年多,政策錯誤連連,年輕人薪水停滯,貧富差距懸殊,做累被當成「做功德」,莫怪引發民怨。換言之,「功德說」最大的盲點在於口惠不實,套句順口溜「不管勞工是否過勞,但求法案趕緊過關;薪水太低不關我事,且把功德掛在嘴上」。

以色列將領帶兵講究的是「Follow Me」,而不是「你去做」,府院官員和民代們不願身先士卒,卻叫領低薪的勞工「做功德」,如何令人心服?為杜悠悠之口,請蔡總統和賴院長比照前監察院王建煊,前韓國總統李明博和前紐約市長彭博,捐出所有薪水,或捐半薪和庶民一起「做功德」,這樣才有說服力。

吳一忠(嘉義縣/南華大學碩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