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小花園一角落,種植地瓜葉 圖/巧思
宜蘭市民權社區造景 圖/巧思
文/巧思
父親喜歡蒔花弄草,剛好家裡後院有一小塊地,便整理成一方小花園。
小花園裏,有數十盆父親收購而來甚為得意的植物盆栽;有妹夫為討父親歡喜,特從南部送來的蘭花盆栽;有姐姐辦活動留下來的園藝盆栽。
晚近,父親也學起姐夫種起菜來,那一小角落的土地,父親種過高麗菜、 紅鳳菜、 地瓜葉。父親說,高麗菜還沒收成就被蟲啃光了;同時播種的紅鳳菜與地瓜葉,紅鳳菜長的不好,地瓜葉倒一路成長,綠意盎然;現在每天晚上餐桌上就有一盤健康、有機的川燙地瓜葉。
小花園更是老父的心靈寄託,父親早晚走幾回花園,澆花、除蟲、拔草,消磨一些時間。有一次父親生病住院,在病房裡還關心著他的花花草草,囑咐著家人別忘了要幫他的盆栽澆水。出院回家第一件事是走到小花園看他的花草朋友是否無恙?母親曾氣呼呼的說:「你住院時,是誰照顧你啊?你那些花草盆栽會照顧你? 會關心你嗎?」 父親質樸,不擅言談,但與無語的花草樹木卻有特殊的溝通相處模式。
除了小花園,走出家門, 還有社區的大花園 。那原是我高中母校的教師宿舍舊址,高中導師曾住在哪裡,我家花園牆後就是高中校長宿舍。因房舍非常老舊,師長們也已搬離,幾年前經相關單位拆除,闢成了社區公園,留給附近人家一片綠地,早晚散步健身用。
里長伯與社區發展協會用心的將附近的街道妝點造景:有農夫耕田,小雞、仙鶴行走於田園間,金龜子、鍬形蟲攀爬在樹幹上,小池中魚兒遊。鄉間田園樂重現城市生活中,為社區帶來慢活舒緩的綠意空間,此園藝造景獲獎甚多,是宜蘭縣模範社區的第一名呢!
我回娘家時,總會到後院的小花園,跟父親觀摩學習一番,已便將來退休也和父親一樣種種花草蔬菜;走出家門到社區公園,也會想起高中導師 ,不知現在是否無恙? 看看這社區的園藝造景區,欣賞現代田園的樂趣,更感受到社區朋友的熱心, 與眾不同,讓人備感溫心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