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最樂今天,你按讚了嗎?

文/林郁家 |2017.11.14
1394觀看次
字級

文/林郁家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留意,每天自己在臉書按了幾個讚?自己的發文,又以哪一類的文章,最容易得到比較多的按讚數?常為你按讚的,又是哪些人?其實,這個看似平常的行為,也有「利己」與「利他」兩種行為模式。

「小孩子學校舉辦萬聖節扮鬼臉比賽,麻煩幫我按讚,也把照片分享出去,請你的好友幫我按讚,因為第一名有獎品。拜託幫我分享出去,謝謝!」

「我們在乎的人(學生/同事)、愛的人,甚至自己,都有可能為憂鬱所苦,而我們卻不知道如何是好。為了他們,請你好好看一下這影片,也請幫忙順手按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一個生命,很可能就因為你的分享而被救了回來。」

這是我最近遇到的兩個按讚邀約。第一則發文者是我的大學好友,第二則只是我在網路上不經意的一瞥,來自素不相識的發文者。您猜,哪一則的按讚數比較多?答案是後者。為什麼?因為同樣是請他人幫自己「按讚」的動作,卻會讓對方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則發文,請朋友幫自己的照片按讚,只是為了得到獎品,得利者是「自己」,幫忙按讚的人,並不會得到任何好處;甚至在這過程中,我感受到「壓力」,朋友要求我把照片及連結貼在自己的臉書上,要我動員朋友,接著又要求我太太一同幫忙按讚,並希望我太太也協助動員,只為了她自己能得到第一名獲取獎品。

第二則發文,發文者並不帶有強迫性,只是希望對方能順手按讚分享,讓更多人了解憂鬱症,期望能因著我們的分享,從鬼門關前救回寶貴的生命。按讚的我雖然也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卻會感受到:我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一件讓他人更幸福的事情。

《真實的快樂》的作者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是位心理學家,他曾做過一個測試:要求一部分的學生積極參與令他們感到愉悅的活動,另一部分的學生則是積極參與「利他」的活動,如救濟貧民或災民的流動廚房、慈善商店等。結果發現,兩批學生的感受有很不同的變化。那些積極參與愉悅活動的學生,喜悅很快就隨著時間降低,而另一群參與利他活動的學生,喜悅感更強且維持更久。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做「利己」的事,以自我為中心,要求他人付出以達成自己的目標。但「利他」呢?以別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幫助他人,看似使他人受益,自己卻得到無比快樂。這大概就是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