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製品嚴重汙染環境和危害生態,有民眾提議「塑膠吸管全面收費一元」,也有人提議應收更高費用或全面禁止使用塑膠吸管,期能降低塑膠吸管的使用率。
環保團體曾公開呼籲,人類日常生活塑製品,很多都被海洋生物誤食致死,淨灘所撿拾塑膠瓶堆疊起來相當於八點四座台北一○一大樓,細小輕薄的吸管串連起來,也將近二點六座高屏大橋。減塑,應該從源頭管理,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才能保護海洋永續環境。
塑膠吸管,無所不在。手搖飲料店、便利商店、咖啡餐飲店、電影院、主題樂園、觀光景點。一支吸管外套一層塑膠,很不環保,又製造龐大無法回收利用的塑料垃圾量。
環保署的限塑令,將於二○一八年一月生效,未來店家不得提供塑膠袋,筆者認為塑膠吸管、布丁小匙也應做評估考量。民眾養成隨身攜帶環保袋和餐具,不但衛生也落實減塑。
倘若大家起而響應盡量少用塑膠吸管,定能為無塑生活增強功力。比如,餐廳可以杯就口,無需再多插吸管;超商不主動提供吸管等塑製品,消費者返家飲食時用自家水杯湯匙。
即使出門在外,市面上有許多環保吸管,像不鏽鋼、玻璃、竹製品等,都相當耐用。
還有業者發揮巧思,研發設計清洗吸管的細長刷,提高反覆使用率。
台灣想成為無塑島,需要全民努力減塑。源頭不製塑,店家不供塑,人人限用塑,零塑生活指日可待。
郎英(台中市 ╲文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