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鶯佈老義工陪伴易奶奶(中)買菜、購物。圖/王敏旭
【本報新北訊】照顧別人等於照顧未來的自己。新北市推動「佈老時間銀行專案」四年時間,截至今年九月投入的佈老義工已達兩千一百十四人,受服務長輩累計達三千六百三十五人,總時數超過二十萬小時。
新北社會局指出,新北二○一三年七月居家服務統計資料顯示,每年新北有一百八十萬小時照顧服務需求,實際僅能提供一百二十萬小時,居服能量無法趕上人口老化速度,佈老時間銀行專案推行後,建立「存老本顧未來」的核心價值。
社會局長張錦麗說,民眾可以到社福中心、社會局、里長申請加入佈老義工,接受十八小時懂老訓練,再進入社區實習八小時,受訓完畢就領有結業證書,「現在有能力為別人服務累積時數,將來需要時大家為你服務」,每三小時還可以兌換一小時居家人員專業服務,自己、親友都受惠,甚至捐給需要幫助的人,所有佈老義工已捐出兩千多小時,嘉惠獨居老人。
張錦麗指出,佈老義工服務對象以列冊獨居老人為主,再加上失智、失能長者,經由區公所轉介到社會局佈老管理中心,若已是嚴重失智失能長者,則會進入長照專管中心,前往日照中心或得到居服員的照顧。
新北永和區水源街六十六歲的劉菊梅,從二○一四年二月起擔任佈老義工,共服務過十八位長輩,目前仍持續服務五位長者,累積服務時數兩千七百五十九小時,居所有義工之冠,但他說,存服務時數很好,卻不希望自己有用到的一天。
佈老義工 不想用到
劉菊梅表示,第一次擔任義工在榮總服務台,因當時妹妹癌末住院,而發願要擔任義工,至今十八年,選擇擔任佈老義工,是因為看見「存老本、顧未來」口號,她說,做義工會上癮,也曾想說不要做了,但每次騎車經過服務的長輩家,不知不覺就又進門去了。
憂鬱奶奶 重拾熱情
年近七十歲的易奶奶長期照顧失智的先生,先生往生後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人變得鬱鬱寡歡,之後搬去鶯歌與女兒同住,女兒白天上班、孫子上學,家中只剩吉娃娃陪伴她,整天悶在家裡,被診斷有憂鬱症徵兆,新北市佈老樂活管理中心知道後,安排兩位義工陪伴關懷,甚至帶著她逛街購物,或是到陶博館、尖山公園玩,不僅讓她遠離身體病痛,連對生活也重新充滿熱情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