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巍巍
我住的地方是個老社區,近幾年,因為孩子上學、結婚,社區住戶有搬走的,也有搬來的。自然,搬來的新住戶都要重新裝修一番。於是,圍繞著叮叮噹噹的裝修,矛盾四起。
去年,一家新來的住戶進行裝修,為了搶時間,起早貪黑趕進度。有鄰居過去提醒,影響了大家的作息,懇請稍加注意。誰知,那戶人家聲稱:自己的房子自己做主。以至於後來樓上樓下見面不說話,左鄰右舍見面也不打招呼。新來的住戶說鄰居們不講情理,老住戶們說新來的不懂禮貌。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說來也巧,我們這棟前不久亦新搬來一戶人家。大家私下議論紛紛:看來我們的安穩日子也結束了,馬上要開始鬼子進村四鄰不安的局面了。孰料,完全讓人想不到的是,同樣的房子裝修,我們的新鄰居卻令人刮目相看。
那天大家外出歸來,首先看到樓梯口貼著一張圖文並茂的粉紅紙,原來是一張裝修致歉信:「因為本人初來乍到,房子需進行簡單裝修,為避免影響左鄰右舍正常作息,裝修時間定為早上八點半至中午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半至五點半,周六、日暫停裝修。盡管如此,裝修期間難免造成影響,還請可愛可敬的鄰居們原諒!」後面是雙手抱拳的圖畫,落款是東棟三○三號住戶。
新來的住戶說到做到。細心的我們發現,確確實實,裝修工早上八點半開始工作,中午十一點半準時收工;下午兩點半一過,裝修工又進去繼續工作,五點半準時下班。不僅如此,進進出出,新來的住戶逢人就熱切地打招呼,不住地說著「對不起、對不起」,作為過來人的我們,自然也都以「理解、理解」「不礙事、不礙事」回應。
就這樣,由於一則溫馨的裝修致歉信,本來叮叮噹噹的噪音,在我們這裡,變成了一支溫馨和諧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