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文志
在東吳大學城區部法學院的教室,短狹石梯扶上斑駁的白牆,修辭學的課堂正將萎靡的早晨刷得穎亮。學姐拿出兩份燒餅油條恭請享用,老師單手摩著白灰的短髮,一歲一枯榮的樣子,有些鬍髭魁壘似的提著嘴,老師開心的咧笑。印象中,沈老師才真的是笑笑生,連罵人也是笑,他會笑笑的讚美你「一二五六七先生」,就是丟三落四。
老師的家在羅斯福路南門市場旁,在美食匯聚的地段。在SARS流行期間,大家都不出門消費,老師逆向思考,在不好的世道中出奇造訪,果然從天然台到龍都酒樓等等文人風雅的美食餐廳,意外獲得高規接待。
老師是萬品皆下、唯有飲食為高的饕客,但是老師家的餐桌歪斜得出奇,牆壁有作家楚戈的書字。參觀書房,有些灰塵,後來每當想起老師時,常想起灰塵好似記憶,擦不去,愈氤氳愈沉厚,愈深緬。從一堆報紙的最上層抽出一份,「上面有你的名字。」是當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將林語堂故居委由佛光大學管理,開幕時我擔任接待,老師將我名字寫了進去,收錄在老師的故作《效法蕭伯納幽默》。林語堂故居將為林語堂次女林太乙舉辦追思會,我隨口提了個活動名稱「林家次女的語堂襟懷」,老師開心的笑。
碩士研究論文提出楊牧新詩研究,老師也是笑笑地說好,我曾經懷疑他是敷衍我。有一年,老師主動寄了賀卡給我,題辭「文采奇茂,志氣恢弘」,我回卡後致電老師,老師還是笑聲穿越話筒的訓示:你這個鳥人,不要自以為橫空出世,懷才不遇,謙卑才是一切。老師罵人最兇大概就是鳥人了,我大概也是最常被罵鳥人了。
空中大學退休轉任玄奘大學中文系,名師薈萃,經典雅集。其實老師大可不必跑這麼遠,當時老師還有其他私立名校的選擇:「誰先給機會就去了,先給機會的恩情才是真恩情,不需要找最好的機會。」
告別式時,老師面白唇豔,為他瘦的身形添色。時任教育部長杜正勝送了一幅有錯字的輓額,不記得是「典型苑在」還是「音容苑在」,下屬給杜正勝弄了個包,杜也無奈。其實當時也鮮少人注意到這個錯誤。
我記得老師發病前一周,我們還約定找時間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