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江浙名城(2) 上海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11.03
3856觀看次
字級
繁華昌盛的南京路:民國時期,南京路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商業街之一,市街上各式商行林立,廣告橫行,「大減價」、「大廉價」的廣告旗幟飄揚著,菸行、藥房、鐘表店、鐵廠等商店互相競爭著。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興起的上海灘:民國時期,外灘已是高樓林立,碼頭繁忙,經過近半世紀的商務累積,此區財富大增,運輸、金融、飲食、出版等事業十分發達,不僅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也吸引全世界一流的人才前來尋找機會。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四川路橋與上海郵政總局:民國時期四川路橋與上海郵政總局全景,橋下舟船,有舢舨船、帆船和西式渡輪來往於吳淞江上,橋上和北街道上腳踏車、現代汽車、黃包車穿梭不停。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湖心亭邊的孩子們:民國時期,上海湖心亭為舊城區內非常 受歡迎的茶樓,座落於豫園荷花池中央,並有九曲橋相接, 是老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天真質樸的孩子們倚著欄杆, 帶著好奇的眼光四處瞭望。湖心亭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原 為潘允端私家園林內的重要景點,稱「鳧佚亭」。後來潘氏 家族家道中落,豫園廢置,乾隆時期,上海豪紳與當地布商 們集資修繕,作為布商公所。咸豐時期,改為茶樓。
龍華寺廟會圍觀的群眾:晚清時期的龍華寺廟會盛況,圍觀的 群眾擠在側殿一旁,看著僧眾的行列浩浩蕩蕩而過,托燈高舉 ,指引著隊伍前行。龍華廟會自古場面盛大,熱鬧中不失莊嚴 肅穆的氛圍,大街小巷的居民齊聚,也有來自各地的遊客參與 ,身著洋服或傳統裝扮的人們在此共襄盛舉,藉由宗教性的群 體活動,拉近彼此距離,也在無形中形塑出對地方文化色彩的 認同!
上海街頭的路邊書攤:民國時期,一位愛書人正在街口的書 攤前挑書,在上海市被汽車、無軌電車和人力車充斥的市區 內,傳統街頭書攤就在這樣充滿城市喧囂的環境中屹立不搖 ,不僅販賣四書五經,也有著各種注釋本的《三國志》、《 封神演義》等雜類書籍,供民眾閱讀購買,傳遞知識。
河南路英租界:民國時期,上海河南路為當時的英國 租界區。街道上黃包車載著客人穿梭來往,路上的市 招旗幟特別大幅,由上往下垂,加以斗大的廣告字樣 ,不免形成某種視覺壓力感,行人們彷彿穿行於各種 華麗的帳幕下。這條街有許多販售與置辦「囍幛」的 商鋪,廣告詞上還寫著「開幕紀念附送贈品」、「秋 季大減價」、「照碼對折」、「優等公道」等,以求 招徠顧客,頗為有趣!
上海老城廂老西門路口:民國時期,上海老城廂老西門路口景 觀。遼闊的街口,行人往來,三三兩兩,黃包車、汽車和電軌 爭道,道旁商行招牌豐富多元,十分有趣!酒家、鐘錶眼鏡行 、南貨、銀行、五金等爭奇鬥豔,廣告招牌也極盡所能,以招 攬顧客。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繁華昌盛的南京路:民國時期,南京路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商業街之一,市街上各式商行林立,廣告橫行,「大減價」、「大廉價」的廣告旗幟飄揚著,菸行、藥房、鐘表店、鐵廠等商店互相競爭著。

十九世紀上海被喻為「東方巴黎」,最常用的形容字眼是「十里洋場」。自晚清五口通商以來,中外商船匯聚長江口岸,上海港秉持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航運功能,迅速發展為中國第一大商埠,各國貿易和文化交流在此蓬勃展開,上海成為了中國人通往世界的窗口。

黃浦江邊洋行開市,各國租界林立,催生許多新的發展機會。1930年代的上海,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人們可在上海追逐國際流行的步伐,各領域如電影、美術、服飾時尚、音樂、出版等,獨步全國,上海儼然是一整個世界的縮影,而世界亦存在於上海!

人們耳熟能詳地唱著:「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華燈起,樂聲響,歌舞昇平……」這是當年紙醉金迷的大都會夜生活寫照。

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運用上海的城市建築群,作為抵抗日軍機械化部隊的堡壘,上海城市遭到嚴重的破壞,上海人民為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堅挺三個月,為全中國爭取了重要的戰略轉移時機。

在文化方面,各國風俗在此雜燴,形塑出上海的多變性。1949年後,上海曾處於長期的停滯狀態,直到改革開放以後,又恢復蓬勃的生機,至於老上海的浪漫風華,仍舊縈繞在人們的心目中;上海的發展,恰恰詮釋了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與變遷過程。

藉由這些歷史影像,得以回顧老上海的歲月榮光。

河南路英租界:民國時期,上海河南路為當時的英國租界區。街道上黃包車載著客人穿梭來往,路上的市招旗幟特別大幅,由上往下垂,加以斗大的廣告字樣,不免形成某種視覺壓力感,行人們彷彿穿行於各種華麗的帳幕下。這條街有許多販售與置辦「囍幛」的商鋪,廣告詞上還寫著「開幕紀念附送贈品」、「秋季大減價」、「照碼對折」、「優等公道」等,以求招徠顧客,頗為有趣!

興起的上海灘:民國時期,外灘已是高樓林立,碼頭繁忙,經過近半世紀的商務累積,此區財富大增,運輸、金融、飲食、出版等事業十分發達,不僅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也吸引全世界一流的人才前來尋找機會。1930年代的外灘及鄰近的南京路被稱為「十里洋場」,催生了巨賈、豪門、江湖好漢、才子佳人。由於它特殊的時空背景,自由浪漫的氣息,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

四川路橋與上海郵政總局:民國時期四川路橋與上海郵政總局全景,橋下舟船,有舢舨船、帆船和西式渡輪來往於吳淞江上,橋上和北街道上腳踏車、現代汽車、黃包車穿梭不停。路橋北側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建於1924年,為當時郵政通訊的機構,建築體為「U」字型,東南角為正門,有鐘樓和塔樓,上方還有「中國航空公司」、「載客運郵」等字樣,外觀莊重典雅,內部廳堂裝潢更是講究,有「遠東第一大廳」美名。

湖心亭邊的孩子們:民國時期,上海湖心亭為舊城區內非常受歡迎的茶樓,座落於豫園荷花池中央,並有九曲橋相接,是老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天真質樸的孩子們倚著欄杆,帶著好奇的眼光四處瞭望。湖心亭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原為潘允端私家園林內的重要景點,稱「鳧佚亭」。後來潘氏家族家道中落,豫園廢置,乾隆時期,上海豪紳與當地布商們集資修繕,作為布商公所。咸豐時期,改為茶樓。

龍華寺廟會圍觀的群眾:晚清時期的龍華寺廟會盛況,圍觀的群眾擠在側殿一旁,看著僧眾的行列浩浩蕩蕩而過,托燈高舉,指引著隊伍前行。龍華廟會自古場面盛大,熱鬧中不失莊嚴肅穆的氛圍,大街小巷的居民齊聚,也有來自各地的遊客參與,身著洋服或傳統裝扮的人們在此共襄盛舉,藉由宗教性的群體活動,拉近彼此距離,也在無形中形塑出對地方文化色彩的認同!

上海街頭的路邊書攤:民國時期,一位愛書人正在街口的書攤前挑書,在上海市被汽車、無軌電車和人力車充斥的市區內,傳統街頭書攤就在這樣充滿城市喧囂的環境中屹立不搖,不僅販賣四書五經,也有著各種注釋本的《三國志》、《封神演義》等雜類書籍,供民眾閱讀購買,傳遞知識。

上海老城廂老西門路口:民國時期,上海老城廂老西門路口景觀。遼闊的街口,行人往來,三三兩兩,黃包車、汽車和電軌爭道,道旁商行招牌豐富多元,十分有趣!酒家、鐘錶眼鏡行、南貨、銀行、五金等爭奇鬥豔,廣告招牌也極盡所能,以招攬顧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