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國會昨日下午舉行特別會議,選出自民黨黨主席安倍晉三為第九十八任首相,這是安倍第四次出任首相,可望成為戰後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
安倍昨日下午在皇居接受日皇的任命儀式,第四次安倍內閣昨晚正式運作,據了解,選前內閣閣員將全數留任。
安倍在二○○六年首度當選首相,但僅一年便下台,二○一二年安倍捲土重來,率領自民黨奪回政權後,安倍一直穩坐首相之位,期間歷經三次解散國會都順利取得勝選。
安倍若明年三度連任自民黨總裁,他的首相任期全長將多達三千五百六十七天,逼近十年,超越明治及大正時代三度出任首相、任期二千八百八十六日的桂太郎,成為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
安倍晉三再度當選首相,但他急欲突破的「國難」非短期能見成效,民眾對他的信任與支持仍不高,加上黨內人士頗有取而代之的意圖,安倍未來一年仍將面臨挑戰。
安倍晉三曾在九月二十五日的記者會中說,解散眾議院是突破國難的解散,必須克服急遽惡化的少子高齡化問題,開創國家未來;面對北韓威脅,必須全力保障國民生命安全及和平生活。
雖然眾議院選舉結果自民黨仍獨力取得過半席次,與公明黨合計席次更超過三分之二,但共同社在大選當天出口民調顯示,超過半數選民(百分之五十一)不信任安倍晉三。
《朝日新聞》調查,有百分四十七受訪者希望首相換人做做看。
第四次安倍內閣即將上路,安倍晉三有急著要拿出政績的危機感。他昨日指出,眾院選舉勝選的喜悅今天就會過去,接下來是如何團結一致努力兌現政見。不過,要解決當初提出的兩大國難,都難立見成效。
北韓威脅就更難解決。安倍晉三強勢因應北韓威脅可能是勝選因素之一,但無論日本如何在國際施壓,甚至是美國總統川普十一月將訪日本,短期內都無法解決。
安倍內閣今年經歷不少爭議事件,包括森友學園賤賣國土案、自衛隊執行維和任務涉隱匿業務報告、加計學園新設獸醫學系案,加上東京都議員選舉敗選,接連重挫聲望。
安倍晉三雖四度當選首相,但他清楚目前的政治處境,勝選喜悅已結束,如何應付挑戰,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