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普尼蛋事件始於歐盟開始檢驗發現,台灣也跟進檢驗,在輿論壓力下,農委會持續督促地方政府執法,陸續開罰。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芬普尼蛋事件雖然始於歐盟開始檢驗發現,台灣也跟進檢驗,在現況暫定不得驗出下,驗出47件,並在輿論壓力下,農委會持續督促地方政府執法,陸續開罰。
農委會統計,迄今高雄9件、台中1件,已開出罰單,每件依動物用藥品管理法規定,可罰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先罰最低金額的6萬元;但是這次彰化的蛋場又被驗出殘留,則要重罰30萬元。
儘管已加重裁罰,其實農委會質疑,之前調查國內的芬普尼事件時,就已經可以推測出有些農戶手上握有不得用在產食動物身上的芬普尼,加上台灣是民主國家,官方不可能一戶戶搜查住處後沒收,恐怕這些被違法持有的芬普尼沒用完,驗出芬普尼蛋的狀況難終了。
農委會統計,全國約1400多家蛋雞場,彰化就占800家上下,芳苑鄉有400家左右。而這次又被驗出殘留芬普尼的百富畜牧場,就在芳苑鄉。
但是當地也有蛋品取得CAS標章的優等業者金大畜牧場,業者接受電訪時說,不願意投資革新的農戶,遲早會被市場淘汰。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坦言,一直對養雞戶很頭痛,養雞業一代代傳承,總是慣於以最低成本生產,不願意改革,更嚴重的是,總讓政府推動的防疫措施效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