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車廂變身「思念專車」,滑世代低頭吸睛。
捷運車廂變身「思念專車」,滑世代低頭吸睛。
文/唐威斯
因應「低頭時代」,在地板上的文案與QRcode更容易刺激乘客互動。
廣告不再只是廣告,而是要成為「內容供給者」
《中華廣告網》研究近來的廣告趨勢,發現消費者收視廣告的習慣已大大改變,從過去單純接收廣告訊息,到現在期待廣告能成為「內容供給者」,甚至要可以引起共鳴、解決某部份的心理需求、有被分享傳播的價值等等,愈是貼近消費者生活經歷的廣告,愈有機會真正走進使用者心中。
「超級符號」讓廣告成為獨家記憶
再者。根據《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中的定義,所謂「超級符號」就是人們熟悉、記得,且根植於潛意識中的符號,有時甚至還會受到超級符號驅使,衍生出相對應的情緒或想法。其中,文字就是最普遍的超級符號,人們不自覺就會閱讀目光所及的文字,容易解釋與討論,甚至在短時間內就能和自己的記憶連結,產生無可取代的獨家記憶點。因此思念專車的成功,有一大部分須歸因於「超級符號」。
「超級符號」便於閱讀與傳播,容易與捷運旅客產生心理連結,大力拉抬分享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