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長李應元(左二)幫達文西媽媽戴上帽子,象徵正式公廁訪查大使成軍。圖/陳柏亨
【本報台北訊】環保署推出「公廁更新7年計畫」,從2018年至2024年,逐步改善全國5000座公廁,總預算高達40多億元;明年預算有3億,要先改善1000座公廁,環保署今天有宣布,成立公廁環境衛生訪查團「達文西媽媽」,讓更多民間的力量一起改變公廁文化。
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所謂的達文西媽媽共有500多人,主要就是公廁環境衛生訪查團,會取名為達文西,主要是「達」經過訓練的公廁達人、「聞」聞得不臭、「西(吸)」能自由得呼吸不閉氣,這些義工不僅要經驗分享,還要理性溝通;他舉例,國際知名的建築物101大樓的廁所,過去因為怕馬桶阻塞,仍貼標語,請使用者把衛生紙丟在垃圾桶內;但經過不斷的溝通,現在已經改善更正;希望透過義工的宣導、民眾的自覺,身體力行,一起翻轉我國的公廁文化。
環保署環管處長袁紹英表示,明年要投入3億預算,打造1000座優質公廁,民眾可以透過App、GPS查到這些優質公廁的位置,而各縣市政府採取競爭計畫爭取經費,現在已經有19個縣市提出計畫,分為拔尖、精進、入選三個等級,分別提供2000到800萬元不等,他舉例,如台南安平老樹地區,是知名的觀光景點,台南就結合景點,並提出公廁周邊綠化、公廁軟硬體的改善方案,達到不溼、不臭、不髒的目標,點子也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