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皇蒲美蓬國葬 舉國送別

 |2017.10.26
2792觀看次
字級
為期五天的已故泰皇蒲美蓬國葬儀式,昨由大皇宮內的誦經法會拉開序幕,而後在今日上午移靈、下午舉行火化大典。大批身穿黑衣的泰國民眾從二十二日晚間開始,就不顧熱帶暴雨與酷熱的太陽,在首都曼谷的皇家田廣場附近提前卡位,準備送他們敬愛的故王最後一程。圖/美聯社
悼念民眾高舉泰皇蒲美蓬的肖像,表情哀悽。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為期五天的已故泰皇蒲美蓬國葬儀式,昨由大皇宮內的誦經法會拉開序幕,而後在今日上午移靈、下午舉行火化大典。大批身穿黑衣的泰國民眾從二十二日晚間開始,就不顧熱帶暴雨與酷熱的太陽,在首都曼谷的皇家田廣場附近提前卡位,準備送他們敬愛的故王最後一程。

在哀慟的泰國民眾心中,蒲美蓬是「神人」,許多人早早就在移靈路線的兩旁搭起帳篷守候。曼谷舊市區的旅館早在數周前就已被預訂一空;泰國政府宣布火葬日為全國哀悼日,放假一天。

停靈一年 「須彌山」概念設火化亭

儘管蒲美蓬是憲法上的君主,但他備受肯定重振君主政治的威望。今天的火化儀式有超過四十國領袖或皇室代表出席,包括英國的安德魯王子、不丹國王夫婦、日本的文仁親王夫婦、荷蘭皇后瑪克西瑪、比利時皇室代表、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等。

在位七十年的蒲美蓬於去年十月十三日駕崩,泰國民眾聽聞後如喪考妣,舉國哀悼,王室依規定在停靈一年後舉行火化葬禮,期間開放供民眾至大皇宮瞻仰致哀。

在蒲美蓬逝世後,泰國政府和王室積極籌備火化葬禮事宜,包括興建火化亭和整修載運棺槨的靈車等,火化亭的設計概念源自佛教「須彌山」,就是眾神居住的神山,周邊有神獸雕像和佛教布置,興建總經費為十億泰銖(約新台幣九億五千萬元,圖╲美聯社),歷時十個月。另外在全國七十六省和曼谷市都有簡易火化亭,供民眾參與故泰皇的火化葬禮。

依泰國王室法令規定,故泰皇葬禮須由繼任國王親自主持點火,蒲美蓬去年辭世後,由王儲瓦吉拉隆功繼位,成為節基王朝第十世王,瓦吉拉隆功在十八日親自主持火化亭竣工典禮,安放象徵最高地位的九層幡傘。

依泰國國教佛教的傳統,泰國人普遍實施火化葬禮,國王也不例外,只不過停靈時間長短不同,一般民眾是七天,高僧一百天,王室成員一年。

依王室宮務處公告的時辰,二十六日上午七時開始移靈,將蒲美蓬棺槨以人力移出停靈廳,並以升降機安置在自拉瑪一世王啟用至今的靈車上,再由二百一十六名陸軍士兵組成的隊伍移動靈車,包括王室所有成員和政府內閣成員、禁衛軍樂儀隊、三軍、警察代表等都在送靈隊伍中,預計下午五時三十分由國王瓦吉拉隆功主持火化大典。

露宿街頭獻花 送泰皇最後一程

在此同時,全泰國和曼谷市區和駐世界各地的泰國大使館也提供場所供民眾敬獻檀木花,送蒲美蓬最後一程。數日來,陸續有外省的民眾提前抵達大皇宮附近,不畏烈日暴雨,露宿在街頭就是為參與先王的葬禮。

二十七日上午八時將骨灰收集在特製的骨灰罈中,王室成員和文武百官護靈移回大皇宮停靈廳。二十八日在停靈廳內舉行安靈誦經法會,二十九日蒲美蓬骨灰自停靈廳移出,安奉在僧王寺和拉查波比托寺兩座佛寺中,二十九日晚間起即可除喪,三十日恢復正常。

泰國政府也宣布,在皇家田廣場的火化亭將自十一月二日起至三十日止,開放民眾到火化亭參觀,以追悼這位故泰皇。

曼谷大皇宮周邊地區、預計有十七餘萬人在葬禮隊伍行進的道路兩旁,泰國警方動用近十萬名警力在曼谷大皇宮周圍的道路負責維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