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小平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不是孩子的專利,大人雖比較成熟,卻也可能因為把持不住或受到誘惑而犯錯。只是某些大人會覺得在孩子面前承認犯錯,是很丟臉的事,尤其是為人父母者,明知自己錯了,卻不願意跟孩子道歉。
我念小學時,有一次去書店買書,找剩的零錢我放在書包裡,未料卻在搭公車時被扒了,雖然車掌小姐即時提醒我,但已經來不及了。回到家,媽媽不分青紅皂白毒打我一頓,認定我把錢花掉了。如今事隔幾十年,媽媽仍然沒有為這件事跟我道歉,我也只能把委屈吞進肚子裡。
這提醒了我,做為母親管教孩子時,一定要弄清真相,如果錯怪了他們,就要承認自己的錯誤。世上沒有完美的教養,也沒有完美的父母,當父母情緒脫韁時,不要因此自責,或是放棄管教孩子。而是要想辦法穿越風暴,努力調整自己,才不致傷了孩子,破壞親子關係。
要知道,父母在疲累、生病或工作壓力大時,難免會有情緒或發脾氣,更甚者會動手處罰孩子,這時有兩點要特別注意:
一、千萬不能傷到孩子。
父母動怒,很可能因為失控發生不幸,所以一定要懂得克制,尤其不能動手。曾有父親在盛怒之下,拿起燒開的熱水往孩子身上澆,孩子的痛哭聲嚇醒了他,卻已在孩子身上留下永遠除不去的傷疤。孩子長大後,看到這些傷疤,心裡會有多麼難受,要他如何原諒自己的父親?
我的兒子幼年十分頑皮,老是闖禍,有回晚上被他爸爸關在黑漆漆的小陽台上,窗外的山坡上就是墳場,只有隱約的燈光,他嚇得大哭,不斷求饒,我卻沒有及時阻止,過了半小時才放他進屋,兒子從此嚇破了膽,我也為此後悔不已。幸好多年後,兒子找回了膽子,母子也並未因此壞了關係。
二、要跟孩子道歉,讓他知道你愛他。
如果冤枉了孩子,就要跟他道歉。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錯必須處罰,例如禁足、扣零用錢,也要讓他知道是處罰他的行為,但你依然愛他。
有回女兒不聽話,被我處罰,她氣得不跟我說話,於是我寫了一張紙條,趁著夜裡女兒睡著時,悄悄擱在她的鉛筆盒裡,跟她道歉,說我不該對她如此兇,並且告訴她我愛她。第二天女兒放學進門時,不再給我一張冷臉,母女關係終於又恢復正常。
媳婦生了雙胞胎之後,我和另一半成為主要照顧者,尤其孫子女是早產兒,照顧起來更加辛苦,睡眠常常不夠,過於疲累也導致情緒不穩。記得孫子一歲多時,不肯睡午覺,在嬰兒床上哭鬧了一個多小時,我忍不住大吼嚇到了他。看到孫子的表情,我知道自己做錯了,雖然他聽不懂,我還是立刻跟他道歉,跟他說,爺爺奶奶很辛苦,每天有好多事情要做,必須等他乖乖睡著了,我們才能趕緊處理事情,「對不起,奶奶不應該這麼兇,請你原諒奶奶,這是因為奶奶真的好累好累。」
沒想到,孫子聽著聽著就睡著了,可能是我跟他道歉時的語氣比較平和,或是他也哭累了。那次經驗讓我知道,就是爺爺、奶奶也可能在管教上犯錯,懂得原諒自己,才能繼續走下去。因為心中有愛的管教,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