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為了預防學童近視,教育部委託高雄長庚執行學童視力保健計畫,結果發現,下課十分鐘期間教室淨空,讓學生至戶外或是走廊活動,可有效防治近視,實施下課淨空的學校學童新增近視比率為百分之八,為一般學校的百分之四十五點七。
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高雄長庚眼科系主任吳佩昌指出,國外研究,每周在戶外晒太陽四小時,就能有效降低學童近視,以雪梨、新加坡為例,雪梨學童每周戶外活動時間高達十四小時,近視率僅百分之三。反觀,新加坡每周戶外活動僅三小時,近視率則達百分之三十。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蔡瑞芳表示,國外研究證實,近視與基因關連性不大,反而與日晒有密切關係,只要增加學童晒太陽時間,就可有效防治近視,及惡化速度。
蔡瑞芳解釋,日晒時,大腦分泌多巴胺,可以抑制眼球變長變大,也就是預防眼球結構病變,進而減少近視發生,如有近視常晒太陽,則能延緩度數增加速度。
吳佩昌表示,國內研究發現,如果國小實施下課十分鐘教室淨空,維持一年,則新增近視學生比率為百分之八,至於一般學校則新增近視學生比率可高達百分之十七點五。
吳佩昌已向教育部提出下課教室淨空建議,希望該項措施能在下學期上路,屆時國小學生在下課十分鐘時,均需離開教室至操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