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四月設置少子化辦公室,僅舉行一次會議,相關業務即回歸衛福部各單位,形同解散。衛福部雖強調不影響改革少子化步調,但檢視各部會明年度改善少子化相關預算,唯獨衛福部不增反減;學者憂心,國內公共托育基礎建設缺乏,少子化恐難改善。
衛福部長陳時中八月喊出「八年內,零到二歲公共托育覆蓋率應從現行百分之十三點一提升到百分之二十四」,但衛福部明年預算與改善少子化相關的「建構托育管理制度實施計畫」、「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實施計畫」比今年少七億元。學者批,看不見政府想解決少子化的決心。
家長若請登記保母照顧兩歲以下幼兒,每月可獲三千元補助;兒童福利聯盟主任李宏文說,全台登記保母約三萬八千多名,每名保母最多可照顧兩名兩歲以下幼兒,但全台零到兩歲幼兒多達四十一萬人,找不到登記保母的父母只能考慮私立托嬰中心、公私協力托嬰中心等。
但私立托嬰中心、公私協力托嬰中心價格「貴參參」,名額也有限,沒辦法應付這麼多孩子,多數家庭若沒有長輩幫忙,只能找私人保母。
「我也想托嬰,但實在找不到人帶孩子。」何小姐產後留職停薪照顧女兒半年,擔心請假太久工作不保,必須回到職場。她想找登記保母卻找始終找不到人,最後請沒有保母證照的鄰居協助,夫妻倆雖信任鄰居,但對於無法獲得補助還是覺得無奈。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王兆慶說,政府應多元拓展,不能只有公托家園,應同步建置公托機構、公共保母等,才有機會提升托嬰覆蓋率。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前政務委員馮燕說,解決少子化已到了最關鍵時刻,政府若提不出有效方法,嚴重人口斷層恐難避免。
據研究,生育率與零到三歲幼兒托育率息息相關,有人幫忙帶小孩,父母無後顧之憂,才願意「增產報國」。目前台灣零到兩歲托育率百分之十三點一,生育率僅一點一;丹麥零到三歲托育率達百分之七十,生育率於前年達一點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