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台北市遇上媽祖出巡的遊行隊伍,交通瞬時壅塞起來,然而,對台北客而言,交通的壅塞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趁著塞車之際,正好可以隔窗參與這樣的盛會。只見鞭炮聲此起彼落,硝煙四散,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對了!這正合中國人的味口,慶典就該熱鬧而歡欣。只是當我看見沿著車陣派送廣告單的朋友,以及那些冒著夏日艷陽而遊行於街道間的眾家兄弟姊妹,心中卻有些猶豫與迷惑。
人生得意須盡歡,花開堪折直須折。媽祖出巡可是年度盛事、民間慶典,自應歡欣鼓舞,熱鬧非常,不如此,亦不足以盡此中之意蘊之全。就此而言,我真的喜歡慶典,它是如是光明而充滿希望。
只是我又想,媽祖之所以廣受民間景仰膜拜,並非因為慶典之種種聲光儀式,亦非遊行陣頭之雄壯威武。媽祖以其大慈大悲之愛,庇佑一切眾生,無分貴賤,不論貧富,總在緊要關頭,提供最適當的援助,此所以民間以聖母稱之。如果媽祖真正的精神並不在外在的諸多形式,而在其慈悲為懷的精神價值,那麼,媽祖出巡並不是為享受民眾的參拜,不在強調陣仗的大小,而只是親自與百姓照面,展現出最直接而無私的關懷。
我心想,媽祖一定關心街上辛苦討生活的百姓,媽祖一定掛念哀告無門的孤兒寡老,媽祖一定願意將遊行、陣頭的種種花費,用在那些最需要幫助、照顧的弱勢團體與個人。媽祖不會反對熱鬧,因為那是民間的真誠與熱情;媽祖不會拒絕歡欣,因為媽祖正是希望所有眾生享有幸福。然而,如果我們為了熱鬧、歡欣,卻遺忘了媽祖的慈愛,漏失了媽祖對弱勢存在的關懷,那麼,這樣的熱鬧歡欣似乎也就不是媽祖所樂見的了。
行文至此,我不禁回想媽祖的法相慈顏,簡樸的一切卻有最深的感動。媽祖出巡,歡欣之心油然而生之際,我卻也有更多懺悔不安之心,等待媽祖的慈悲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