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蛇龜。圖/資料照片
輻射龜。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保七總隊刑警大隊近來破獲多件違法飼養保育類龜的案件,巧合的是,不少嫌犯異口同聲供稱因罹患憂鬱症,受醫師建議養龜解悶,讓憂鬱心情找到宣洩出口,養烏龜似乎能達到療效。
檢警搖頭直嘆:「再怎麼樣也不能養保育類動物。」多位專家也說「養寵物或許可以舒緩不好的情緒,但是動物輔助治療並非這麼簡單!」
新北市許姓男子長期受憂鬱症困擾,約四年前在水族館購買保育類金龜回家飼養,自此愛上養龜,在住處空出房間專門養龜,種類包括食蛇龜、柴棺龜、哈密頓龜等,在台灣皆屬保育類動物,被警方查獲移送法辦。
學習緩慢生活
凡事別想太多
警方在許的住處發現二十九隻保育類龜,其餘非保育類龜也有十多隻。擔任工程師的他向警方稱,養龜純粹觀賞用,只要看著龜,心情就得到釋放,學習烏龜緩慢生活,凡事不要想太多。
許父表示,兒子有憂鬱症,曾到精神科拿藥治療,後來接觸養龜,感覺身心狀況日趨變穩定。
年約三十多歲許男住處鄰近溪水,他把住處二樓房間當養龜場,設備雖簡陋,但飼養功夫不馬虎,他在家中堆放十多只水桶,每天扛水上樓替幾十隻龜打掃環境,還輪流搬運烏龜到室外晒太陽,維持龜的健康,連動保處人員都稱讚他飼養的龜十分健壯。
家住新北市林姓男子飼養輻射龜,去年被警方逮獲,供稱深受憂鬱症所苦,聽從醫師建議飼養烏龜調劑身心,紓緩累積在心中的壓力,未料卻觸法。
林說,他把輻射龜當作家人,早已是他生活重心,每天照顧輻射龜就是最大樂趣,「日常生活不能沒有牠」。
警方指出,依規定輻射龜得由動保處沒入,林當時難掩情緒,當場痛哭失聲,無法接受和愛龜分離,還向動保人員請求,「好好照顧牠,我以後可以常去看牠嗎?」顯見龜對於林的重要性。
提升情緒能量
達到運動效果
養寵物究竟是否可以幫助憂鬱症患者?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照顧寵物可讓人感到自己「被需要」,進而產生「成就感」,尤以無法和人順利建立關係、較為孤僻的人適合,尤其高度互動的狗和貓都很推薦,提升自我信心和情緒能量。
楊聰財說,從上述病患來看,確實養龜對於病情有一定幫助,尤其烏龜需要晒太陽,飼主協助搬運過程,也達到運動效果,而運動是治療憂鬱症很重要的關鍵。
養寵物就是時下流行的「動物輔助治療」嗎?臨床心理師劉子維說,憂鬱症的患者有太多成疾的原因,通常會使用傳統的心理療程,並不會使用「動物輔助治療法」,即便單純推薦養寵物,通常會推薦高互動性,可以透過正向回饋達到心理的支持,例如狗或貓,較少推薦冷血動物如烏龜、蟒蛇等,較低互動性的寵物,更不會建議養保育類動物,以免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