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機10大規定 為旅客安全著想

 |2017.10.05
3053觀看次
字級
為了乘客安全,空姐得提醒民眾什麼不能做。圖/路透
在飛機上使用3C產品,必須開啟飛航模式。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國慶連假即將到來,有許多民眾準備出國度假,搭乘飛機時,空姐總會耐心提醒乘客要關閉手機、包包放在前方座位下等,旅遊搜尋網站Skyscanner整理十大搭機規定背後原因,讓乘客明白為何要遵守這些規定的理由。

1為何起飛和降落時,要調直座椅靠背和收起前方小桌板?

調直座椅靠背和收起小桌板是為了不要妨礙乘客逃生。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研究,在椅背沒有豎直的情況下,要完全疏散機內乘客的時間會增加十五秒到四十五秒的時間;另外,當飛機與地面撞擊的時侯,豎直的椅背能更有效地保護乘客身體,減少受傷的可能。

2為什麼起飛和降落時,要打開窗戶遮光板?

起飛和降落的十三分鐘是整趟飛行發生事故機率最高的時候,打開遮光板是為了方便機組人員和乘客可以第一時間察覺飛機的緊急狀況。還有,打開遮光板可以讓乘客的眼睛更快適應外面光線,有利於緊急時逃生。

3為什麼隨身行李要放座位下?

在滑行、起降、飛行的過程中,機組人員都會提醒乘客,不要把隨身攜帶的行李放在腿上、座椅上或腳下。這是因為當飛機遇到氣流顛簸時,隨身行李可能會傷到乘客或是滑入通道,在遇到空難時更會影響旅客在通道上的移動和逃生。

4為什麼起飛和降落時要關閉手機?

隨著航機電子技術愈進步,小型通訊器材如手機、平板所發出的電磁波已不能干擾航機,但是較大型的通訊器材如電腦等仍有可能造成干擾。如今許多航空公司已對此條例放寬,不過行動電話等通訊器材必須設定至飛航模式,並關掉無線上網及藍牙功能。

5為什麼救生衣不可以在機艙內充氣?

飛行安全指示,遇到緊急情況乘客必須穿上救生衣,但是不能在機艙內充氣,除了救生衣充氣後會很占空間、阻礙逃生外,如果機艙進水,穿上充氣的救生衣後,浮力會讓乘客飄在機艙上部,導致無法潛入水中通過艙門逃生。

6為什麼逃生時不要攜帶銳利物品?

逃生時不要攜帶行李是常識,在飛機上逃生更別攜帶銳利物品,因為逃生滑梯是充氣的,銳利物品可能會割破滑梯,導致無法及時疏散乘客;如果乘客穿著的腰帶有鉚釘,或是穿著高跟鞋都要脫掉。

7 為什麼不能帶榴槤上機?

許多人去東南亞國家都喜歡品嘗榴槤,但凡是帶有特殊或不良氣味、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物品,例如榴槤等都是不能攜帶上機的。尤其夏季氣溫較高,水果更容易散發氣味,所以這些重口味的水果都會被航空公司拒之門外。

8為什麼光著腳就不能上機?

光著腳不能上機跟不能帶榴槤上機的原因大同小異,因為怕雙腳會發出一些異味影響到其他乘客;其次還出於安全考量,擔心緊急疏散時,沒有穿鞋會容易受到傷害,影響逃生黃金時間。

9為什麼可以隨身攜帶打火機,卻不可以託運?

打火機隨身攜帶即使不小心引燃也能立刻發現,不至於釀成大禍。但如果放在託運行李,發生意外時就無法及時知道,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10為什麼要隨身攜帶行動電源/鋰電池,不可以託運?

3C用品普及,行動電源可說是最常出現的飛安違禁品,近年因充電電池引起的意外事故愈來愈多,顯示出某些充電電池設計不夠安全,在某些條件下可能會引起火花或有爆炸的危險,地勤組員也都會主動告知乘客不能託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