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中國古塔巡禮(5-3)

文/梁國興 |2017.10.04
1894觀看次
字級
圖二,大門前有三座塔 圖/梁國興
圖一,圖/梁國興
圖三,圖/梁國興
圖四,圖/梁國興
圖五,圖/梁國興
圖六,圖/梁國興
圖七,圖/梁國興
圖八,圖/梁國興

文/梁國興

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崇聖寺始建於南詔豐佑年間(八二四~八五九年)。大門前有三座塔,東為千尋塔,即大塔;南、北為小塔,排列成三角形。三塔中,南北兩座小塔高度相同,都是四十二點一九公尺,各有十級,是一對八角形密檐式磚塔,屬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

千尋塔建於唐朝時代,為密檐十六層磚塔,塔通高六十九點一三公尺,塔的造型與結構是典型的唐代磚塔。雖然三塔處於地震頻繁地區,千百年來仍巍然屹立。

北京通州燃燈塔,全稱為「燃燈佛舍利塔」,因為塔前供奉燃燈佛像而得名。通州當地人稱之為「通州塔」,是大運河北端終點的標誌建築;先有通州塔,後才有通州城。

燃燈塔是遼代建築,但建築年代不詳,只知道歷代多次展開修繕工程。據說北周先建一座鎮水土塔,後來遼朝在其舊基重建磚塔,放置燃燈佛舍利子。清朝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燃燈塔因強烈地震而倒塌,殘垣斷壁間散落眾多顏色為淡黃微紅的舍利子,有如小米一般,晶瑩剔透好像珍珠。

燃燈塔是八角形十三層磚木結構密檐式實心塔,基圍三十八公尺、高五十六公尺,由須彌座、塔身、塔剎組成,塔身八面都有精美的磚雕。

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慈恩寺位於西安,為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庭,至今也有一千三百餘年的歷史。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年),太子李治為了紀念皇后重新修建於隋代的無漏寺,並改名慈恩寺。

玄奘大師從印度取經回國後,在這裡專心翻譯佛經十餘年。為了供奉和珍藏從印度帶回的佛陀舍利、上百部梵文經典及八尊金銀佛像,玄奘大師親自主持建造大雁塔工程。初建時塔高只有五層,現在大雁塔高七層,通高六十四點五公尺,底層邊長二十五點五公尺。大雁塔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

如今無人知曉玄奘大師所帶回的珍寶之下落;專家認為,和法門寺寶塔下有地宮一樣,西安大雁塔下可能也藏有千年地宮,他們推測,玄奘大師所帶回的珍寶有可能藏於大雁塔下的地宮內。有關單位在大雁塔地下探測有空洞,這些空洞應該就是大雁塔的地宮。

北京妙應寺白塔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區,是一座藏式磚砌佛塔,同時也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早、體積最大的藏式佛塔。該塔始建於元代初年(一二七一年)聘請尼泊爾工匠阿尼哥修建,歷時八年建成,後曾多次維修。現存白塔高五十一公尺,通體白色,其中塔座高九公尺,塔身為巨型覆鉢體,直徑十八點四公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