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看賴清德如何回收台獨論述

文/王靖(文史工作者) |2017.10.04
1512觀看次
字級

文/王靖(文史工作者)

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未久,就在立法院發表他是台獨,是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我擔任哪一個職務,這都不會改變。」至於「親中愛台」的論述,賴清德院長認為以台灣為核心,對中國大陸表達親善,來促進友誼交流,和台獨是並行不悖的。

支持者聞此訊息歡欣鼓舞者有之,憂心大局者更有之。不論顏色,都在看賴清德的下一步在那裡,如果走不通又如何髮夾彎。同時這要問:賴清德會是一位髮夾彎的政治工作者嗎?若賴清德很有原則,況且是如此明確的認同宣示,且大有可能成為下屆總統的候選人,當然不致於立即髮夾彎。

畢竟,賴清德很快地走髮夾彎了。賴清德說,如果談及他個人主張,「我沒有改變」,如果談到行政院,「我個人一定在蔡總統領導下,去維持兩岸關係的政策及穩定。」

可以確切相信,賴清德不可能不知道台獨論述可能引發的後續效應,也很清楚他的主張不僅對岸,也未必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至少美國基於現實利益,過去會說「不支持」,在最近的未來還極有可能會說「反對」。

而此時,正值舉世矚目的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緊接著還有北京的中美峰會。賴清德此時若拒絕髮夾彎,中共的十九大,以及川普和習近平的高峰會,都無法迴避賴清德的台獨宣示,沒有相應動作,也得表態。

更別忽視此前走「聯美制中」路線的新加坡,最近突見轉向,總理李顯龍在北京重申,新加坡遵循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這就不是傳達訊號而已。蔡英文的南向政策,若少了新加坡作為中轉的加持,面對「一帶一路」的逐漸上路,自是難上加難。

賴清德當然是明白人,也會說:「現階段的兩岸關係必須在國際關係的脈絡下去思考。」正如同蔡英文在民進黨的全代會上認為,「中國崛起是包括台灣在內所有國家,必須謹慎面對的趨勢。我們必須在堅持台灣主體意識及人民主權的不變原則下,尋找和對岸互動的新模式。」

未料「新模式」還未找到,才走馬上任的賴清德就在國會殿堂公開提出個人追求的台獨主張。以一人之下的行政院長之尊,提出個人的台獨立場,等同率先就「新模式」表態。對此,蔡英文豈能默爾無聲:「不需要和行政院長講太多事情,他是一個有經驗的人,也應該知道分際和整體政策走向。」是嗎?

然而,賴清德的發言,其實已經逾越了權責分際,蔡英文又豈能無感。若多想想,賴清德若不髮夾彎,就會陷入憲政困局,民調若有高下,雙首長制誰說了才算。

在賴清德台獨論述提出之初,就有立委說:「賴清德不會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一路走來沒忘記初衷、立場沒鬆動,相當難能可貴。」也有卸任立委說:「誠實是最好的政策。」在這些支持者的掌聲背後,賴清德看似即性式的台獨宣示,其實在號召深綠歸隊。

可以看到的數據是,賴清德的民調因轉任行政院長,帶動大幅拉高蔡英文的民調。在政治人物中,除了柯文哲,更是領先群倫。賴清德上任之後,大手筆為公務員調薪百分之三,對照前任林全院長執行大刪公務員退休福利,恰成鮮明對比,這是現實利益,民調不升也難。

惟就政治現實言,賴清德氣勢顯已超越蔡英文,這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難題與大選困局,蔡英文多年前曾說過「未來一中」可以列入選項,看來已難填入兩岸「新模式」的答案卷。由於民調作業在前,發表賴清德台獨宣示之後,賴清德能否撐過台獨髮夾彎的民調接受度,猶待考驗。

賴清德若真要競逐大位,下一步不可能滿意於「維持現狀」,加上「不管我擔任哪一個職務這都不會改變。」台灣的下一步又在那裡?看大局和世變,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若是選項,屆時勢必應運而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