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宏蒐集草鞋等上萬件眷村文物,只為了想把老眷村再蓋回來。
圖/修瑞瑩
金冠宏蒐集草鞋等上萬件眷村文物,只為了想把老眷村再蓋回來。
圖/修瑞瑩
【本報台南訊】台南永康區一處眷村改建的大樓角落,外觀不起眼,裡面卻藏著上萬件眷村文物。這些由當地里長金冠宏一一蒐集來的物件,為的是圓一個夢,把被拆掉的眷村再蓋回來。
台南永康中華路旁巷內,原本是精忠二村眷村區,二○○○年拆除,在原地旁蓋起大樓。成功里辦公室向大樓管委會租借辦公場地,同時闢設文物館,將上萬件眷村文物「藏」在辦公室裡。平常經過很難發現,但打開小門後,裡面別有洞天,文物整理得清清楚楚,並分門別類展示。
其中有一雙老兵當年從家鄉帶出來的全新草鞋,是媽媽親手編織,即使到台灣經過千山萬水,老兵捨不得穿。去世前捐給文物館,裡面藏有一甲子的思念。還有用砲彈殼做的爆米花機,在物資艱難的年代,砲彈是珍貴資產,原本是駭人的武器,搖身一變,成為讓孩子流口水的美食製造器。
金冠宏有系統地蒐集,從當時的軍服、軍階、辦公用品,到家庭裡的大小物件,許多參觀者進入文物館,就像搭上時光機回到當年,流連許久。但金冠宏平日不輕易示人,要真正對眷村文化有興趣,才肯現寶。
「當時是為了賭一口氣啦!」身為眷村第二代的永康區成功里長金冠宏表示,眷村要拆除時,眷戶都很捨不得,希望能保留部分眷舍,但中央的文資委員南下會勘時,卻丟下一句「文物不多,沒有特色」,不主張保留,並稱「如果有特色,即使拆了政府都會再幫你原樣蓋回來」。
他為此開始蒐集,向眷村裡的長輩尋找之外,還自掏腰包到舊物市場購買。經過多年努力,他自豪說,除了少數特殊的眷村文物較難蒐集,像是左營的海軍、空軍黑蝙蝠等,其他一般性的眷村文物「全台可以說是我們這裡最多」。希望有一天消失的眷村可以真的「蓋回來」。
不僅蒐集文物,他也努力從事眷村文化的保存,像是把文物出借做為鄉土教學、耆老的訪談,被稱為臉譜爺爺的李立中繪製的千幅國劇臉譜,也由金冠宏等人協助整理中。他說,隨著老成凋零,文物也愈來愈奇貨可居,「能搶一件是一件」,即使眷村都被拆光,搶救下來的是那一個世代共同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