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陳水扁總統昨天出席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典禮時表示,中正紀念堂正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是思想、空間、精神解嚴的落實和實踐。他特別指出,門口「大中至正」牌樓是不對的,應該要正名為「自由廣場」。他說,改幾個字,不會觸及古蹟問題。
台灣民主紀念館的招牌,掛在那裡引好奇,答案揭曉,是立在花圃中。金屬材質,上面寫著台灣民主紀念館的中英文名稱,並有野百合的館徽。至於「中正紀念堂」本堂的銜牌,則以工程鷹架遮住,本堂兩旁掛上書寫台灣民主紀念館的大布幔。
陳總統致詞說,前總統蔣介石的歷史功過,可討論和評價,但用一個以封建帝王陵寢為藍圖,處處凸顯黨國體制、個人崇拜的紀念堂,絕對不適當。
他表示,如果讓中正紀念堂繼續存在下去,對「二二八」事件及戒嚴期間所有政治受難者及家屬,情何以堪。
陳總統指出,介壽館是國定一級古蹟都能正名為總統府,中正紀念堂只是台北市級的暫定古蹟,為何不能正名?
他說,改成屬於全民的台灣民主紀念館,不但沒有切割歷史,而是將過去歷史的殷鑑與教訓,完整的保留下來,時刻提醒國人對於威權統治之下所有的不公不義,可以選擇寬恕,但絕對不能夠忘記。
行政院長蘇貞昌、教育部長杜正勝等多位官員和民進黨立委,都出席揭牌儀式。
由於藍綠民眾在中正紀念堂外有零星衝突,現場出動六、七百名警力維持秩序,所幸未發生流血事件。
為防台灣民主紀念館招牌被破壞,中正紀念堂園區從昨天零時起就淨空,台北市民劉先生表示,政府表示要正大光明的掛招牌,卻將園區封鎖不讓人進去,「號稱民主紀念館,卻搞戒嚴那套」,政府到底在想什麼?
支持改名的林小姐說,希望政府能將蔣介石銅像拆除,讓這個「獨裁者」、「歷史罪人」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