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台東林管處與台東縣政府等單位,昨天下午在台東縣卑南鄉杉原海灘上,野放五隻遭漁船混獲的海龜;其中一隻綠蠵龜負責照顧的保育人員將牠取名「楊過」(台東縣政府提供),相處十五年,縱使不捨,保育人員仍希望楊過能找到天命的「小龍女」平安過一生。
【本報台東訊】林務局台東林管處與台東縣政府等單位,昨天下午在台東縣卑南鄉杉原海灘上,野放五隻遭漁船混獲的海龜;其中一隻綠蠵龜十五年前被搶救上岸時,左前肢已被漁網絞斷潰爛、肱骨外露,經緊急截肢治療。負責照顧的保育人員將牠取名「楊過」,相處十五年,縱使不捨,保育人員仍希望楊過能找到天命的「小龍女」平安過一生。
台東林管處表示,台東縣海龜救傷通報數量全台居冠,到今年五月底止,已有二十四起海龜混獲(意外被漁網與其他魚種一起捕抓到)、擱淺通報,占全台通報量的百分之二十三,其中以東河鄉為最多,共有十七隻,其餘是在成功鎮通報的,九成是綠蠵龜,少數為赤蠵龜和玳瑁。
昨天放生四隻綠蠵龜及一隻玳瑁,都是在台東海域遭到漁船流刺網混獲,上岸後被送到屏東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由李宗賢獸醫師照料。其中一隻綠蠵龜在民國九十一年被抓,被抓時左前肢已潰爛、肱骨外露,並以骨頭著地爬行,經獸醫評估後,將其左前肢截肢,照顧人員因此叫牠「楊過」。
農業處表示,楊過雖少一肢,仍能順利游泳;為了讓他順利繁衍後代,經評估牠仍具有在大海中謀生能力,決定野放。其餘綠蠵龜有兩隻是在今年三月在東河鄉金樽漁港及七里海灘附近海域遭流刺網混獲,另一隻則是同年四月在東河鄉金樽漁港北堤近海,與另一隻玳瑁被同一艘漁船所混獲。除楊過外,均為幼齡海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