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談】 張學良與黑瞎子島

文/鍾邦友 |2017.09.28
1505觀看次
字級

文/鍾邦友

中俄積極携手開拓新絲路,不僅中國高鐵將開進俄羅斯,而位居交通要衝的東北,也在沉寂超過半世紀之後,再次受到矚目,兩國邊界的黑瞎子島「一島兩國」,早已褪去昔日的武裝對峙,現今的觀光潮,反而成為雙方友誼的新象徵。

談到黑瞎子島,兩岸老一輩的長者多認為是「被張學良丟掉的領土」,但還原歷史,當時東北已易幟,由南京國民政府統一號令,其遵照中央指示,發動「中東路事件」,未料兵敗,前蘇聯順勢占領黑瞎子島。雖說少帥乃敗軍之將,失土之責難辭其咎,然若論責任歸屬,由其一人承擔未免沈重,也有失公道。

一九二九年七月,張學良執行總司令蔣中正先生的「革命外交」政策,意圖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各項權益,而鐵路成為東北的首選。當時決定「強硬對抗蘇俄」,以武裝收回中東鐵路路權,蔣在戰前強調:「以蘇聯在國際上的孤立地位,也不必擔心中蘇開戰。縱使萬一中蘇開戰,中央也可出手相助」。

然而,戰事開始之後,中央因中原大戰在即,自顧不暇並未派任何一兵一卒或物資前往東北助陣,致使東北軍潰敗失土。

張學良乃是在中央指示下奉命征戰的統帥,錯誤的決策非由他一人定奪,否則事後他也不會因此獲頒中華民國政府第一座青天白日勳章,以褒揚其保持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的貢獻。

後世史家以「被張學良葬送的中國雞冠」,來形容黑瞎子島,迫令少帥成為千古罪人,其實並不公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