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舉行的教育部課程審議會,一如外界預期,「成功翻盤」調降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比率,我對比率多少沒有特定立場,但對教育部以民主程序抹殺教學專業的政治妥協態度,感到憂心。
在臉書上有學生告訴我,他也想去弄個「課審委員」來當,這樣就可以把先前在高中階段覺得學習困難的單元一一剔除,像數學裡的排列組合或機率統計,他覺得在大學裡根本用不到,就算不會,日後的生活也沒啥影響。
學生 的論述雖是半開玩笑,但我卻暗暗吃驚,這樣的說法,在實際上並非不可能。孩子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想著要擺脫那些煩人的科目或單元,卻不一定能夠理解某些大人把他們推上火線的動機,很不單純。
何況要成為學生代表毫無門檻限制,只要是中學或大學生,不需要優異的或完整的學科專業知識,也不用透過任何嚴謹的考評或遴選程序,只要符合某種「政治正確」,便能在課審大會中掌握課綱的刪修權柄,這樣「黃袍加身」的榮寵與權力,專業的學者與教師也只能乖乖臣服。
而按此邏輯推論,文言文全數被刪掉,也不無可能;三角函數、微積分、對數也是,甚至英文、理化也都可以不用再教,因為某些人「用不到」或覺得「太難」,且只要在「民主」的課審會中,掌握過半多數即可,至於基礎能力的弱化,是孩子眼下所想像不到,日後卻是追悔莫及的,且陷國家競爭力衰退於萬劫不復之境呀!
鍾邦友(高雄市/高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