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齡少子化社會來臨,家中有人病倒住院,恐出現「一人倒、全家倒」情形。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台灣的住院病人約七成由家屬照顧,其餘才是聘看護幫忙,影響工作又傷荷包。專家認為,醫院若推動「全責護理照顧」,由受過訓練的照服員照顧病人,不只幫家屬一把,還能為忙碌的護理師減輕工作負擔,一舉兩得。
家總理事長郭慈安說,先進國家的住院病人照顧,是由醫院專業人員進行全責照顧,且僅允許固定時間探病。但台灣有陪病照顧文化,家屬不只陪伴病人,有時還要動手照顧。若照顧不來,就可能掏錢聘看護照顧,但看護費不便宜,一天平均二千四百元,且照顧品質不一。負擔不起者,則可能因此照顧離職。
台大護理系兼任副教授周照芳指出,病人照顧其實有一套標準作業,家屬若沒受過訓練,恐手忙腳亂甚至幫倒忙。可惜護理師人力不足,最好的方式,是醫院能自訓自用照服員,以一比四到一比八的照顧比,專業照顧住院病人,家屬也不必全天陪病,只要在固定時間探視就好,也能間接提升醫院的感染控制。
家總祕書長陳景寧說,北市聯醫實施「住院病人全責照顧服務」多年,自訓自用照服員,採全天三班制的一對多走動式服務,提供病人漱洗、口腔清潔、如廁、進食、翻身等工作,對病人家屬友善,也能省下不少看護費用。
而且,政府多年來培訓十多萬名照服員,但多數選擇去當看護,因看護時薪比照服員多太多,導致留在長照領域的照服員只有二萬多人。陳景寧呼籲政府應通盤重整人力,並與醫院共擬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