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近半年來的匯率政策,只要台股下跌,新台幣就升值來阻止台股下跌。台股上升,新台幣就更強勢升值,使得台股上升更超乎預期,此種匯率操作,無形中鼓勵更多的投資大眾踏入投資陷阱,已嚴重違反基本經濟學原理。
但台股上升到不能動時,如台股指數已漲到一萬零六百高點,新台幣若仍不從高點合理貶值,那台股就彈性疲乏動彈不得,台股之前有何基本面的重大改變?可使台股漲到一萬零六百高點,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到三十點○五,台幣真的是世界上最強貨幣之一?
央行匯率政策為何用「上帝之手」,扭曲經濟學原理,扭曲資源的分配?為了什麼目的,百思不得其解?央行匯率政策,若都無法合理性回答上述問題,那當然會讓人懷疑,是否涉及到匯率政策的操作?只能合理性推論,是讓台灣人民感覺經濟景氣在復甦,且經濟體質不錯,為政府護航。
其實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各家研究機構預估,仍維持約百分之二,變動不大。台灣仍有三百萬就業人口薪資水準,每月不到三萬元。
政府必須務實解決經濟體質基本面的問題,使國內消費水準提升,能促進GDP成長,使國內投資水準提升,能促進GDP成長,使政府支出水準提升,能促進GDP成長,使淨出口水準提升,能促進GDP成長,台股漲到一萬零六百點高點,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到三十點○五元,會有利出口嗎?
民進黨的前瞻建設基礎建設,被許多學者批評為無實質意義的施政支出,沒有效果的政府支出增加,如何GDP成長?台股漲到高點,獲利者大都是外資法人,大部分散戶、一般投資大眾有獲利嗎?
郭振鶴(台北市/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