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 300民眾參訪倫敦佛光山

人間社記者王丹、朱營春、黃素璇倫敦報導 |2017.09.18
1399觀看次
字級
雖然英國人也喜歡喝茶、品茶,但對東方的茶禪深義也稱讚不已。
許多民眾非常喜歡抄經。圖/人間社記者Wendy Tse

【人間社記者王丹、朱營春、黃素璇倫敦報導】英國倫敦佛光山日前應邀參加「二○一七年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一連三天舉辦古蹟建築導覽、茶禪、禪修、抄經、素食烹飪示範、讀書會等活動,近三百多位民眾在遊覽古蹟的同時,也能認識、體驗漢傳佛教的特色和精髓。

倫敦佛光山是由十九世紀建築師威廉.巴特菲爾德(William Butterfield)設計的哥德式建築,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屬於國家二級古蹟。前身原為基督教修道院,在星雲大師與信徒發心下,二十五年前把這棟古建築修建成佛光山的道場,也見證東西宗教和文化的結合。

為了這次活動,倫敦佛光人集體創作,秉持星雲大師的四給精神,知賓組熟背這棟古蹟建築的特色及歷史背景,帶領民眾從西方的建築外表走入東方佛教的內涵。

國際佛光會督導倪世健、黃鳳琴帶領大眾抄寫星雲大師的〈十修歌〉和《佛光菜根談》法語。第二分會會長黃素璇帶領大眾閱讀星雲大師的〈十修歌〉,不僅以英文、中文、粵語穿插講解,並分享自身經歷。

素食烹飪則是由陳梅琳示範,如何以簡便方式製作墨西哥蔬菜捲餅和素菜包涼麵,美味可口的素食讓大家讚不絕口,身為護士的她,也教導大家如何均衡營養吃素食。

青年團妙慧講師彭寶珊在大殿帶領禪修,教導大家如何數息和觀照當下,並鼓勵大家將禪修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雖然英國人也喜歡喝茶、品茶,但卻不了解東方茶禪的深奧意義,佛光人不但為大眾沏一壺東方茶,並講解茶和禪的關係。

茶香和書香瀰漫著寺院,佛法的正念和禪悅薰陶著心靈。訪客們的收穫,豈止是參訪了一座古蹟遺產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