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30) 失蹤兒童激增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09.15 語音朗讀 104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失蹤兒童協尋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不少家長在會場散發失蹤愛兒的資料,希望早日找回自己的骨肉。兒童失蹤使得父母內心受盡煎熬之苦。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在「失蹤兒童協尋會」會議中,一位母親拿著失蹤女兒的相片,忍不住哭出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失蹤兒童的父母參加立法院公聽會時,仍難掩內心的痛楚悲戚。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資訊會與兒童福利聯盟合作,在SEEDNET電腦網路 上,發起「全民情報網,帶引他回家」活動,將台 灣失蹤兒童資料傳送到全台灣以及國際上。民國50年代,台灣街頭常出現兒童四處跑的情況, 當時每家都有四、五個孩子,較少治安問題,兒童走 失的情況相對較不嚴重。 民國81年(1992),台灣共有83個兒童失蹤,達到歷史高峰,父母哀嚎求助之聲引起媒體廣泛報導,引來社會全體的關懷與同情。各界紛紛動員協尋失蹤兒童,並催生健全的兒童福利觀念與法律。 民國70年(1981),台灣曾破獲「褚麗卿國際販嬰集團」,販嬰者偷竊和擄拐嬰兒、幼童,夥同不法醫護人員偽造證明,將孩子賣給國外收養者。該集團已作案兩年餘,賣出國外的嬰兒和幼童達60餘人。當時不僅轟動台灣內外,也在為人父母之間造成一片驚恐,深怕自己的孩子也成為不知名犯罪集團下手的對象。 時隔10年之久,幼童失蹤事件又再度形成社會關注的焦點。這回各界積極配合,共同參與尋找工作。民間設立「兒童福利聯盟」,警政署設立「護幼專案」,《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大報都以大篇幅報導失蹤兒童個案,麥當勞、7-11、三商百貨、味全公司等,紛紛以海報或廣告的方式提供失蹤兒童的資料。 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從民國76年至民國81年的失蹤兒童個案,排除戶口遷移等正常因素,共有155人,失蹤年齡以二至五歲最多,失蹤月分多在7、8月之間,失蹤地點以自家門口最多,其次還有百貨公司、市場等地,這一部分的失蹤者尋獲率最低。 醫界認為,由於現代社會不孕夫婦日增、領養兒童需求大增,一些夫婦不惜任何代價領養孩子,如此便提供不肖分子擄拐幼童的誘因。由於作案多半是分散的、即興式的,加上花錢買幼兒的夫婦基於私心,不問幼兒來歷,有時即使知道幼兒為失蹤兒,也不願主動交還,所以幼兒在轉手之間到了養父母的懷抱,徒留傷心欲絕的親生父母面對傷痛。 家裡一旦有孩子走失,會立刻落得愁雲慘霧,所有的擔心與恐懼無時無刻地盤據在父母的心頭,尤其駭人聽聞的傳說四處傳播,惡意者打電話來謊報以藉機勒索。孩子一天沒回來,父母就要受一天的煎熬,其內疚、焦慮與痛苦的程度,他人實難以體會。 儘管如此,民國81年在各界協尋失蹤兒的高峰中,出現幾個圓滿的案例。例如,民國78年(1989)9月,剛搬進台北內湖租屋的王家,三歲半的兒子王立中在屋前玩,由媽媽看著,只因她暫時入內接電話,再出來時已看不見立中,此後生活像一場噩夢。 透過媒體報導,終於在民國81年10月24日時,在高雄樂育育幼中心找到已經上小學一年級的王立中。原來王立中走失的第二天,在高雄火車站被拾獲交女警處理,警員照顧了三天,透過媒體招領均無結果而送到樂育育幼中心。 此外,還有一些失蹤的小孩透過協尋努力,得以與家人團聚。即使如此,大多數仍以悲劇落幕。 失蹤事件接二連三發生,對家長們產生極大的衝擊。小學生上學、放學,接送的家長激增,許多人承認看多了失蹤兒的案例,如同患了「失兒恐懼症」。許多小孩也被訓練如何與家長保持聯繫,或者遇到什麼人、什麼狀況時,應該如何處理。 在協尋失蹤兒部分,警方透過全面的戶口清查,包括:(一)遲報和補報戶口者。(二)戶口名簿上登錄的年齡與孩子實際年齡不符者。(三)育幼院和其他慈善機構收容部分。至於立法方面,朝未來領養小孩必須經社政單位和法院的訪視和裁決,並對被領養的孩子作後續追蹤工作。簡言之,即對領養資格和程序作更仔細嚴格的檢視。 失蹤兒問題牽涉多方面,兒童福利聯盟協尋成功的例子最多的是離家出走的小孩,其次是自然狀況下走失的,難以尋回的多半原因不明,這一部分即被視為可能遭擄走、販賣。由於犯罪線索太少,孩子們沒有能力自述,以及養父母本身常是有意識的共犯,很難偵破。 無論如何,失蹤兒童事件是社會的傷痛,尤其父母的呼喚聲「你有沒有看見我的小孩?」總是令聞者同感悲憐。 (徐宗懋原著,梁迦翔整理)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法語】日日觀音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夏侯霸 投奔蜀漢記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