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巧思
前陣子受到豪雨影響,市場菜攤上的青菜種類少,菜價貴,不少顧客在挑選青菜時,抱怨連連,嫌菜貴、賣相又不佳……菜攤老闆忍不住說,連日豪雨,好多菜都種不起來,現在擺在攤位上的菜都是可以吃的,有菜吃就很好了,大家不要挑剔,要惜食、惜福。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有次在娘家理菜,比較粗的莧菜梗都丟棄不用,僅撿選嫩葉。剛好被姐夫看到,他說:「莧菜梗也可以吃啊,理什麼菜!」姐夫善於農事,在家中農地種植了多樣青蔬,常將收成與親朋好友分享。猶如〈憫農詩〉所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因姐夫本身是耕種者,深知其中的辛苦,所以格外珍惜農作,連丟棄的莧菜梗都覺得可惜。
菜攤老闆「惜食」的觀念與姐夫一樣,今日,我也終於能體會姐夫珍惜農作的心情。的確,豪雨加上炎夏造成農作產量失調,好多菜都種不起來,可以拿到市場上販售的蔬菜有限,菜價自然變貴,還造成顧客搶購的現象,所以真的要珍惜。
今日去菜場買菜,見菜攤老闆阿梅姐全身無力狀似中暑的樣子,正由買菜的朋友們幫忙推拿按摩。
阿梅姐是個勤勞素樸的莊稼人,也是自產自銷的流通業者,清晨就在菜場賣菜,午後還得趕回菜園採收農作。最近天氣炎熱,一般人在太陽底下站一會兒就汗流浹背,相當不舒服了,何況務農者得在驕陽下工作數小時。阿梅姐做完生意回家時,正是日正當中,在熾盛驕陽下照顧或採收農作的辛苦可想而知,難怪每當顧客挑剔青菜不好看、不夠嫩時,她都會適時提醒我們:「有這樣的青菜可吃已經不錯啦,不要嫌!」
我也常常將阿梅姐的心情與孩子們分享,希望他們惜食、惜福。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質充裕的環境中,當下雖不愁吃、不愁穿,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誰也無法預料以後會是怎麼樣。
教孩子惜福的觀念,讓好觀念、好習慣成為他們一生的貴人,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