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至五日,中國大陸作為東道主,在廈門市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大陸打造的「金磚+」模式,可以作為「一帶一路」高峰會的有利支柱,使以大陸為核心的帶路經濟計畫,成為新興經濟體之間合作的機遇和前景。
廈門對台灣而言,更具有地緣上的親近性,不論是閩南方言還是海島氣候,都是非常相近。多年來,金廈之間的小三通往來,也是非常暢通便捷。如今大陸把廈門打造成為可以舉辦國際經貿的高峰論壇地點,這應是有利於兩岸共同參與國際合作的平台。
倘若廈門作為北京和台北的合作橋梁,不僅雙方可以消弭語言和地理上的隔閡,還可以長期頻密地作為兩岸工商論壇的溝通渠道。兩岸共同參與的經濟論壇,其實就是作為兩岸進行政治協商的基礎。
換言之,台灣的覺醒可以影響兩岸走向和平,自主權則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反之,兩岸如不合作,台灣極容易淪為中美之間談判的犧牲棋子。
主要原因就是大陸一旦下定決心,台灣是不可對談的頑石,那麼,台灣的前途就會交給中美來決定。這也是前國安會祕書長、現任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日前提出的「經美制台」理論。也就是說,台灣愈不理會大陸,就愈失去決定自己國土命運的能力。
或許柔性、隱性的台獨作法,可以拖延北京解決台灣問題的時程,但是會增強「經美制台」的決心。屆時,不論台灣內部進行怎樣的改革變化,都不足以影響兩岸,乃至於國際局勢的變化,因為決策權將在中美的手中。
金磚峰會開幕當天,北韓成功試爆氫彈,顯示其攻擊性和威脅性已經無人可以阻攔,完全取決於北韓領導人自身的安全感受。這樣一來,中美俄之間本來在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上的共識已淪為一紙空談。究其原因,來自於各自利益的矛盾,在彼此欠缺妥協和退讓的意願下,最終讓北韓如願以償,成為擁核的國家。
中俄對北韓而言,沒有顛覆其政權的危害,美韓的結盟和政策,才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挑戰的目標。這樣一來,美國總統川普透過經濟制裁的手段,僅僅是壓迫中俄,不論是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或是大陸的帶路計畫,包括中俄合作主導的「金磚+」經濟計畫,都可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只要大陸持續推動帶路計畫和金磚計畫,美國經濟制裁的籌碼,將愈來愈少,且愈來愈弱。
金磚國家的擴大計畫,是擺脫美元影響的趨勢,提高中俄領導的全球權力結構的轉軌,大陸的經濟是作為各國貨幣的主要擔保,大陸政治穩定就是最關鍵核心的問題。
這樣看來,中印邊境在洞朗的危機得以解除,金磚國家的協商機制和合作平台,發揮了適時的調節作用。這是印庋總理莫迪決定參加金磚峰會的結果,也顯示了各國提高本國的國際地位,才是最重要的方向;幫助美國挑釁大陸只能作為手段,不能成為目標。
連金正恩發射飛彈都要搭大陸的順風車。「借助中國的風、揚俄羅斯的帆」是普亭「轉向亞洲」政策的名言。台灣要怎麼搭上大陸風?
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